為推動制造業質量管理升級,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制造業質量管理數字化實施指南(試行)》。《指南》中多處涉及計量檢測相關:
重點行業質量管理數字化關鍵場景:推進裝備制造業生產制造數字化管控,基于傳感器、機器視覺、自動化控制、先進測量儀器等技術在生產環節深度應用,提升精益生產過程質量控制水平。
面向企業重點業務環節的質量管理數字化:處于數字化起步期的企業要根據實際需求,選擇研發、設計、采購、生產、檢測、倉儲、物流、銷售、服務中的重點業務環節,著力推進數字技術應用。充分運用數字化工具加強對業務環節質量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利用,開展數字化設計驗證、質量控制、質量檢驗、質量分析和質量改進,提升質量過程控制的精細化、智能化水平,提高企業質量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強化檢驗測試數字化管理:企業應根據質量管理數字化要求,完善檢驗測試的方法和程序。推動在線檢測、計量等儀器儀表升級,促進制造裝備與檢驗測試設備互聯互通,提高質量檢驗效率,提升測量精密度和動態感知水平。運用機器視覺、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生產質量檢測全面性、精準性和預判預警水平。
完善標準和檢測認證服務:鼓勵標準化組織、行業協會、社會團體、重點企業圍繞質量管理數字化建立標準和規范,推動建立和完善面向質量管理數字化的標準研制、產業計量、 檢測認證等公共服務體系,培育提供咨詢診斷、項目實施和運行維護等全流程質量管理數字化提升服務的專業機構。
《指南》全文如下: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制造業質量管理數字化實施指南(試行)》的通知
制造業質量管理數字化是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全面質量管理融合應用,推動質量管理活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增強產品全生命周期、全價值鏈、全產業鏈質量管理能力,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過程。為推動制造業質量管理升級,以數字化賦能企業質量管理,強化產業鏈質量協同,優化質量創新生態,特制定本指南。
一、總體要求
推進制造業質量管理數字化是一項系統性工程,要以提高質量和效益、推動質量變革為目標,按照“圍繞一條主線、 加快三大轉變、把握四項原則”進行布局。企業要發揮主體作用,強化數字化思維,持續深化數字技術在制造業質量管理 中的應用,創新開展質量管理活動。專業機構要以提升服務為重點,加快質量管理數字化工具和方法研發與應用,提供 軟件平臺等公共服務。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以完善 政策保障和支撐環境為重點,做好組織實施。
(一)圍繞一條主線。把數字能力建設作為推進質量管理數字化發展的主線,加快數字技術在質量管理中的創新應 用,優化重構質量管理業務流程,打破不同管理層級、職能部門以及企業間的合作壁壘,賦能企業多樣化產品創新、精 細化生產管控、高附加值服務開發、個性化體驗提升,快速 有效應對不確定性變化,不斷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
(二)加快三大轉變。加快重塑數字時代質量發展理念,推動質量管理范圍從企業質量管控向生態圈協作轉變,加強對產品全生命周期、產業鏈供應鏈乃至生態圈協作質量的管 理;推動質量管理重點環節從以制造過程為主向研發、設計、 制造、服務等多環節并重轉變,深化質量數據跨部門跨環節 跨企業采集、集成和共享利用,促進質量協同和質量管理創 新;推動質量管理關注焦點從規模化生產為主向規模化生產與個性化、差異化、精細化并重轉變,積極協同生產模式和組織方式創新,主動適應動態市場變化需求。
(三)把握四項原則。注重價值牽引和數據驅動。把提升發展質量與效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化全過程全鏈條 數據挖掘,驅動質量變革。注重深化實踐和創新應用。發揮 數字化系統作用,深化推廣質量管理理論方法和實踐活動, 依托信息化平臺在全產業鏈、價值鏈推動質量管理創新應 用。注重分類引導和示范帶動。引導企業結合自身條件制定 方法路徑,通過樹立一批典型場景、質量標桿企業加強方向 指引。注重開放合作和安全可控。完善覆蓋全產業鏈、生態 圈的質量協作機制,把握安全和發展的關系,加強企業信息 安全保護。
二、明確質量管理數字化關鍵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