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在發布會上表示,當前,要著力解決汽車等制造業領域芯片短缺問題。去年因為多種因素的影響,芯片在全球一度出現了供應短缺,這個問題我們今年將重點加以解決。
林念修稱,保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要求,事關國家長遠發展和長治久安。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著力振作工業經濟,疏通卡點堵點,暢通經濟循環,大幅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不斷提高確保安全可靠的能力和水平。概括起來,體現為四個“更”字。
一是運行更穩。工業經濟持續穩定發展,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重點產業和關鍵領域保持平穩運行。大宗商品、原材料保供穩價有力有序,有效防范了價格過度波動給產業鏈供應鏈帶來的沖擊。
二是結構更優。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不斷取得突破,多個領域實現“從無到有”“從不可用到好用”的跨越。企業活力持續迸發,經濟效益明顯提升,一批優秀企業、大國重器成為國家名片,一大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加快涌現,有望成為“明日之星”。在全國范圍內,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不斷發展壯大,成為保鏈穩鏈的重要載體。
三是后勁更足。工業領域轉型升級勢能加快積聚,技術創新動能不斷增強。2021年,全國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7.1%,高于全部投資增速12.2個百分點;制造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3.6%,持續領先于制造業全部投資增速,為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注入新的動力。
四是競爭力更強。出口規模和國際市場份額創歷史新高,2021年工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17.7%。5G網絡設施和應用全球領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七年世界第一,光伏組件產量全球占比超過七成,輸變電、軌道交通等裝備技術水平已經國際領先。我國長板產業優勢不斷增強,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位勢顯著提升。
當然,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經濟運行的內外部環境仍然復雜多變,保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還面臨不少困難挑戰,做好今年工作需要付出艱苦努力。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扎實推進保鏈穩鏈工作,重點抓好五個方面,概括起來,就是“五個持續”。
一是持續補齊短板弱項。按照“木桶”理論,短板決定容量。重大產業短板,往往就是經濟健康發展的瓶頸制約。將聚焦國計民生、戰略安全等關鍵領域,緊盯“卡脖子”薄弱環節,一體推進短板攻關、迭代應用和生態培育,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將啟動一批產業基礎再造項目,突破基礎領域短板弱項,夯實產業鏈供應鏈基礎。
二是持續鍛造長板優勢。長板是競爭力所在,是產業競爭的“殺手锏”,要努力把長板變得更長。一方面,在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中鍛長板,將加快實施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提升五年行動計劃,打造重點領域全產業鏈競爭優勢。另一方面,在培育新興產業鏈中育長板,把握前沿領域發展先機,深入實施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加快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三是持續破除瓶頸制約。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經濟循環是關鍵所在。當前,要著力解決汽車等制造業領域芯片短缺問題。去年因為多種因素的影響,芯片在全球一度出現了供應短缺,今年將重點加以解決。持續抓好大宗商品、原材料保供穩價,加強“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加強對期貨和現貨市場有效監管。實施重點領域產業鏈供應鏈貫通工程,建立協同研發、產品研制、試驗驗證等生態聯合體,依托龍頭企業保鏈穩鏈。
四是持續深化開放合作。支持跨境電商和海外倉發展,促進外貿產業鏈供應鏈高效運轉。提高利用外資質量,鼓勵外資企業加大高端制造和高技術領域投資,支持外資研發中心創新發展。高質量實施RCEP等區域貿易協定,用好各類多邊機制,構建互利共贏的產業鏈供應鏈合作體系。
五是持續強化風險防范。建立產業鏈供應鏈風險監測體系,完善風險研判和預警處置機制,提升風險識別、精準處置能力,壓緊壓實各方責任,力爭做到風險早發現、早報告、早研判、早處置,切實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