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在國新辦舉行的宏觀經濟形勢和政策發布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回應了多個熱點問題。
今年以來,低空經濟熱度不減,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賢東金賢東也在答問中就低空經濟作出介紹。
金賢東在介紹低空經濟發展時指出,中國發展低空經濟已具備較好的基礎,可以概括為“三個有”:有政策、有基礎、有能力。
首先,有政策。政府部門已出臺一系列管理制度,涉及飛行活動審批程序的優化、空域分類劃設、無人機實名制登記等方面。這些政策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規范和支持。
其次,有基礎。近年來,中國在低空飛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截至2023年底,全國已建成并登記的通用機場達449個、飛行服務站32個。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和條件。
最后,有能力。中國的新型低空飛行器發展迅速,信息通信、北斗導航、高精導航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及企業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的不斷進步,都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金賢東同時強調,中國低空經濟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面臨諸多挑戰,如強化頂層設計、提升安全監管能力、完善基礎設施和基礎規則制度體系、培育市場業態等。因此,國家發改委將與相關部門協調配合,堅持穩中求進,更好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以市場需求為牽引、技術創新為驅動、空域開放為保障,推動形成場景豐富多元、供給智慧高效、監管安全規范的低空經濟健康發展良好局面。
儀器儀表行業與低空經濟的發展密切相關,兩者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和相互作用。隨著低空經濟的發展,儀器儀表行業在技術、應用和服務方面都扮演著重要角色。發展低空經濟對儀器儀表行業的影響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詳細敘述:
市場需求增長:低空經濟的發展將推動航空航天、無人機、智能交通等領域的快速發展,這些領域對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儀器儀表有大量需求。例如,無人機和智能交通系統需要精確的導航、控制和監測設備,這將直接促進儀器儀表行業的發展。
技術創新推動:低空經濟的發展要求相關技術和設備能夠適應復雜多變的環境和任務需求,這促使儀器儀表行業在技術創新上進行更多的投入。比如,為了適應低空飛行環境,儀器儀表需要具備更高的精度、更小的體積、更低的功耗等特性。
產品和服務多元化:隨著低空經濟應用場景的豐富,儀器儀表行業需要開發更多種類的產品和服務來滿足不同需求。例如,除了傳統的測量和監測設備,可能還需要開發專門用于低空飛行器的導航、通信、監控等設備。
行業競爭加劇:低空經濟的發展將吸引更多的企業和資本進入相關領域,包括傳統的航空航天企業、高科技公司以及初創企業。儀器儀表行業將面臨來自這些新進入者的競爭,需要通過提升產品質量、服務水平和創新能力來保持競爭優勢。
供應鏈和合作模式變化:低空經濟的發展可能會促使儀器儀表行業在供應鏈管理和合作模式上進行調整。例如,為了更好地服務于低空經濟相關產業,儀器儀表企業可能需要與航空航天、信息技術等領域的企業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系。
政策和標準的影響:隨著低空經濟的發展,相關的政策和行業標準也將不斷完善。儀器儀表行業需要密切關注這些變化,確保其產品和服務符合最新的政策要求和行業標準。
低空經濟的發展將對多種儀器儀表產生需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類:
導航與定位儀器:包括全球定位系統(GPS)、北斗導航系統等設備,用于低空飛行器的精確定位和導航。
遙感和監測設備:用于環境監測、資源調查、災害預警等領域,如多光譜相機、激光雷達(LiDAR)等。
通信設備:包括無線電通信設備、衛星通信設備等,用于低空飛行器與地面控制站或其他飛行器之間的數據傳輸和指令下達。
控制和執行系統:如自動駕駛儀、飛行控制系統等,用于低空飛行器的穩定飛行和精確操作。
傳感器:包括溫度、濕度、壓力、速度等多種類型的傳感器,用于收集低空環境中的各種數據。
監控和檢測設備:用于低空飛行器的狀態監控、故障診斷和維修,如無人機健康狀況監測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