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汽車對主動安全需求的增加,遠紅外技術在道路信息感知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同時,高德紅外采用最新晶圓級封裝工藝,使得紅外探測器芯片產量大幅提高,成本大幅降低。隨著芯片的成本有可能進入到幾百元的范圍,汽車紅外市場將會開創一個革命時代。紅外熱成像技術也將成為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系統一個不可或缺的傳感器,從而提升車輛駕駛的安全等級,形成巨大的市場。
目前,高德紅外已與國內多個汽車廠商和自動駕駛企業進行深度合作,在商用車和乘用車智能駕駛領域,均有多個車型配置中已使用高德紅外的紅外熱成像技術,從今年開始,將陸續上市。
高德紅外今年將建成投產的芯片制造中心,建筑面積超20000平米。全線投產后,公司的熱成像核心器件的產能也將從之前的年產百萬片提升到年產近千萬片的世界領先水準。核心芯片的規模化量產,將為自動駕駛及智能家居、物聯網、人工智能、消費電子等多個新興領域做出“核芯”貢獻。
■ 鼓勵原創科技、自主可控
從最初芯片短缺情況出現時給大家造成的措不及防,到現在 “缺芯”狀況有所緩解。根據整車和零部件企業的需求和排產計劃來看,目前還存在一定的缺口。黃立預測,今年汽車芯片供應形勢會持續向好。
由于紅外芯片被西方認為可能用于某些特殊行業,高德紅外早在08年就被列入黑名單,遭遇“卡脖子”。企業要發展,產業要升級,經濟要高質量發展,都要靠自主創新。高德紅外早早意識到這一點,已累計投資近40億,經過十余年的努力,研制成功并批量生產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紅外探測器芯片,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部分關鍵指標國際領先,整個供應鏈實現了全國產化,真正實現了自主可控,徹底打破了西方對我國高端紅外探測器芯片的技術封鎖,為我國航天事業和民用市場提供了大量紅外熱成像核心芯片。
黃立表示,民營高科技企業是我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高德紅外有信心、有決心、有能力為解決行業“缺芯”難題作出應有貢獻。(記者:郝文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