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的關鍵之年。值此中國計量事業應對全球機遇和挑戰,繼往開來的重要時間節點,全國各地、各行業的計量工作主管部門將根據計量工作發展的新形勢、出現的新情況,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擔當責任,持續發揚精益求精的計量精神,一步一個腳印地抓好各項工作的推進落實,以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2022 年計量工作怎么干?
趙鵬 國家高電壓計量站站長
國家高電壓計量站始終秉持“立足專業,創新發展,建設國際一流專業計量站”的理念,持續完善電學量值溯源體系,高質量服務能源電力計量發展,實現了高電壓大電流計量溯源技術領域的全面創新和技術突破。2022 年,國家高電壓計量站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和國務院《計量發展規劃(2021 - 2035 年)》,創新引領強實力,開放共享促升級,奮力開創高壓計量工作新局面,全力支撐能源電力計量領域國家戰略落地落實,全面服務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一、提升計量基準技術水平,強化電學量值能力供給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細則》,定期開展工頻大電流比例基準的量值復現、計量比對及仲裁服務,保存好、維護好、管理好國家計量基準,保障工頻大電流計量基準作為統一全國電流量值最高依據的功能作用。深入開展電磁理論及鐵磁材料等基礎性前瞻性技術研究,積極申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推動計量基準與引領性基礎研究融通發展。制定工頻大電流比例基準迭代優化升級方案,加快完成 60kA 全系列工頻電流比例副基準研制和建標,強化國家計量基準自主可控能力。提高計量基準極限測量和精密測量水平,研制高精度測差式電流 / 電壓比例測量系統,實現國家計量基準技術升級和能力提升。
二、專注計量基礎前沿技術,支撐現代先進測量體系
開展新型電力系統下的電能計量關鍵技術研究,實現關鍵核心設備自主可控,著力解決新能源接入引發的電網運行不穩定、供電質量降低等問題。在工頻方面,建立新一代(10 ~ 500)kV 工頻電壓國家計量標準,突破準確度與穩定性極限,勇攀技術巔峰。在直流、沖擊方面,完善(1 ~ 1500)kV 直流電壓比例自校系統,建立 2400kV 沖擊電壓、200kA 沖擊電流計量標準,擴展測量范圍限值,保證交直流電網引入極端量的精確測量。在寬頻諧波方面,建立諧波電流、電壓比例標準,解決新型電力系統下新能源并網準確計量難題。加強國家現代先進測量體系建設,推動以量子物理為基礎的高準確度、高穩定性計量標準建設,加快芯片級計量技術、新型量傳溯源技術研究,建立基于量子技術的電學計量標準和測量參數傳遞數字鏈路,推動量值溯源扁平化發展。
三、搶抓數字化轉型新機遇,增強計量數據應用效能
加快智慧計量實驗室和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推動檢定和測量設備模組化、自動化、數字化改造,實現計量數據智能化、安全化、合規化采集。構建高壓計量量傳智能管控系統,線上管理計量設備及體系運行過程的動態測量數據及業務,推動高電壓計量站業務與基礎數據貫通,建設高電壓大電流領域計量數據中心。依托大數據等現代化信息技術對測量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分析評估,實現數據可視可管、可信可控。制定《電力計量智慧實驗室》標準,統一智慧實驗室儀器設備與信息化平臺信息交互的數據模型和接口,促進行業規范化發展。
四、加強計量國際交流合作,促進國際互認能力提升
借助高電壓計量站在高電壓大電流測量領域國際領先地位的平臺優勢,積極參與和主導制修訂相關國際標準,提升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加強與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德國聯邦物理研究院、澳大利亞國家計量院等先進研究機構的技術交流,建立雙邊交流合作機制。高質量完成德國、澳大利亞、土耳其高壓計量標準產品出口,實現自主研發的高等級標準裝置“走出去”,推動計量領域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積極策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項目,參與國際計量比對及學術會議,穩步提升國際互認的計量校準與測量能力,促進電學量值國際等效。
五、發揮計量基礎支撐保障,服務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做好社會公益計量服務,高質高效完成全國各類計量標準、強制檢定設備量值傳遞,深入落實強檢免征政策,助力企業降本減負。大力支撐軍民一體化發展,在高電壓大電流領域為電磁彈射、電網攻擊及防御提供計量技術。持續服務鐵路交通、航空航天等國計民生關鍵領域,保障各行業高電壓計量設備 100% 溯源。加大服務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支撐超高功率脈沖強流加速器、脈沖強磁場實驗室等工程建設與運行,為聚龍一號等國家戰略項目提供量值保障。
六、優化人才隊伍建設機制,加快計量發展戰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