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硬科技產業園示范項目——長城海納硬科技加速器正式開園,園區聚焦高端儀器裝備和傳感器產業項目,迎來首批13家企業集中入駐。
長城海納硬科技加速器位于懷柔科學城核心區,依托懷柔科學城大科學裝置集群優勢,聚焦高端儀器裝備和傳感器等領域,外延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打造集產業技術研發、科技企業孵化、高端人才引進、重大成果轉化于一體的產業技術轉化基地。此次引入北京海舶無人船科技有限公司、華譜科儀(北京)科有限公司等13家創新主體,預計達產后年生產總值可達16.5億元,將為懷柔科學城建設不斷注入新的活力。
高端儀器裝備和傳感器產業是本市重點發展的29個高精尖產業之一。當天,市經信局也對外發布了《關于支持發展高端儀器裝備和傳感器產業的若干政策實施細則》。
市經信局副局長顧瑾栩介紹,實施細則是圍繞產業集聚區,通過集成全市最優政策制定的市級專項支持政策,“該政策的特點是以場景需求為牽引,聚焦創新技術攻關,支持企業積極開展智慧水務、城市管理等領域的智慧城市感知體系建設。未來面對懷柔科學設施平臺建設在科學儀器領域的需求,將在政策上全面突破。”
據了解,長城海納硬科技加速器也是懷柔科學城城市更新區試點項目,由閑置廠房改造升級而成,總占地面積約2.64公頃,原廠房建筑面積1.4萬平方米,升級改造后建筑面積約2.5萬平方米。
記者注意到,園區建筑外部保存原廠房紅磚墻立面,修舊如舊,最大程度傳承工業遺留風格,對內部的格局進行了重新規劃改造;室外空間規劃體現功能性和人性化,將原有廠區空地轉化為以綠植和草坪為主的景觀空間,滿足科研人員戶外休閑和活動的需求。園區主要有研發辦公樓、共享實驗室、展示活動中心和餐飲配套4大功能分區,共享實驗樓包括質子醫療、核磁和溫室3個實驗室,為企業提供共享實驗空間。
“此次發布《細則》的目的是為了配套產業發展資金,提高產業吸引力和區域招商力度,全鏈條支持產業集聚發展,加速構建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高端儀器和傳感器產業集群。”顧瑾栩表示。
記者了解到,針對高端儀器裝備和傳感器領域企業和研發機構,本市將從鼓勵應用基礎研究、加快成果轉化應用、支持企業集聚發展、支持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做大做強、吸引創新人才集聚、鼓勵對外合作交流等六個方面進行政策支持。
具體看來,在鼓勵應用基礎研究方面,支持企業進行關鍵共性技術研發,開展揭榜攻關、樣機研發、研究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項目,以及建設創新平臺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加快成果轉化應用方面,支持承接項目設備集成、綜合解決方案的企業在懷柔布局,鼓勵創業服務機構為高端儀器裝備和傳感器領域初創企業提供孵化服務;在吸引創新人才集聚方面,支持各類創新主體對緊缺型人才及高層次國際人才引進,支持為高端儀器裝備和傳感器產業緊缺型人才辦理落戶;在加速布局創新要素、推動產業集聚方面,注重頂層設計,面向全球合作,在懷柔重點建設MEMS傳感器、光電傳感器和生物傳感器等研發平臺,集聚一批研發設計、封裝測試企業。
顧瑾栩表示,市有關部門和懷柔區將持續引導高端儀器裝備和傳感器領域的技術、人才、資本、服務等創新要素聚集,從加快推進園區建設、提供科學的配套空間、聚焦核心技術突破、打造應用場景示范區等四方面,著力打造高端儀器裝備和傳感器產業聚集區。
當前,懷柔科學城全面進入建設與運行并重新階段。“十三五”時期29個裝置平臺陸續進入科研狀態并產出創新成果,“十四五”科學設施加快落地,中科院18個院所、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納米能源所、德勤大學以及清華、北大等高校的科研團隊相繼進駐。截至2021年底,懷柔區累計落地112家儀器傳感器企業,實現銷售收入約22.98億元,稅收約7796萬元,產業初具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