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記者從北京懷柔區“兩會”上獲悉,2025年,懷柔區將打造高端科學儀器裝備產業集聚區,推動部、市、區三級政策聯動,形成緊密銜接的產業支持政策體系;此外,通過市區聯合的方式,申報國家高端科學儀器裝備產業集聚區,在集聚區內實施儀器傳感器的國產替代補貼支持試點政策,提升國產化替代水平和應用規模,促進高水平科技成果轉化,吸引生態鏈上下游企業集聚。
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關注1
將懷柔科學城打造成世界級原始創新承載區
新京報記者獲悉,懷柔科學城目前已布局37個科技設施平臺項目,包括6個大裝置、17個科教基礎設施、14個交叉研究平臺,是全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密度最強的地區之一。2025年,懷柔科學城將加快推進“十四五”項目工程建設進度,進一步打造成世界級原始創新承載區。
與此同時,懷柔科學城加速構建科學城城市形態,公共服務、市政基礎、道路交通三大設施逐步完善,“十四五”規劃的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全部布局完成。目前,在懷科研人員達2.5萬人。
懷柔科學城管委會設施平臺處副處長高浚淇介紹,懷柔科學城目前圍繞物質、空間、生命、地球系統、信息與智能5大科學方向,已布局37個科技設施平臺項目,是全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密度最強的地區之一。其中,“十三五”時期布局的29個設施平臺全部進入科研狀態,“十四五”時間新布局的8個設施平臺加快開工建設。
2025年,懷柔科學城管理委員會將推動“十三五”設施平臺全部試運行,加快推進“十四五”項目工程建設進度,科學謀劃“十五五”項目規劃布局,進一步打造成世界級原始創新承載區。
懷柔區經信局副局長崔元甲表示,懷柔區把懷柔科學城的建設過程作為科技成果轉化的過程,加快打造高端科學儀器裝備產業集聚區和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區,加速發展高端科學儀器裝備和傳感器產業。目前,懷柔區科學儀器產業體系已初步成型。
關注2
“國際會都鄉村振興示范帶” 由點帶面輻射帶動產業發展
懷柔區農業農村局新農村建設服務科科長趙娟介紹,在從2018年到2024年6年多時間里,懷柔區出臺多份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涵蓋2018-2020年專項行動及“十四五”行動方案等;總的來看,懷柔區將美麗鄉村的規劃、建設與運營有機結合,針對垃圾分類、污水治理等重點工作制定標準,明確部門分工,實施全過程項目管控,確保建設與管理質量雙提升。
她介紹,目前,懷柔區245個村莊完成街坊路硬化581.96萬平方米、綠化49.96萬平方米,安裝節能路燈1.9萬盞,新建改造公廁396座、戶廁3826戶,農村戶用無害化衛生廁所覆蓋率達99%。
懷柔區目前在重點打造“國際會都鄉村振興示范帶”。距離懷柔城區23公里的渤海鎮,全域處于“國際會都鄉村振興示范帶”區域里。據渤海鎮鎮長王瀾介紹,渤海鎮選取了西邊的洞臺村和東邊的北溝村作為重點示范村,從而由點帶面,輻射帶動全鎮產業發展。
關注3
全面推進花園城市建設 進一步推進森林步道建設項目
2025年,懷柔區將全面推進花園城市建設,探索大尺度藍綠空間提質增效、綠化彩化的創新發展路徑,研究部門統籌協同、全社會廣泛參與花園城市建設的政策機制。
懷柔區園林綠化局副局長劉國柱介紹,2025年,懷柔區計劃完成“懷柔區燕山山地南部生態綜合治理項目”;完成森林健康經營林木撫育項目建設任務15.43萬畝;高標準完成7.28萬畝平原生態林的科學養護。
他說,懷柔區建設花園城市,將重點打造懷柔科學城花園式國際科創功能區,以懷柔科學城高端科學儀器裝備產業集聚區景觀提升項目為示范,對懷柔科學城產業集聚區內的綠地空間、道路及相關市政配套設施進行建設提升,以無界理念營造科學城高品質公共空間;此外,結合雁棲湖國際會都擴容提質,進一步加強國際交往重要設施和能力建設,不斷完善會都核心功能,以東方山水意境迎接國際賓客;另外,依托影視基地、影視小鎮等復合空間,整合建筑內外空間,建設影都特色場景化綠色空間。
他介紹,懷柔區在建設花園城市中,將進一步推進森林步道建設項目,以彰顯本地的山水林城特色。懷柔區計劃2025年建設73.8公里森林防火步道、2公里區級/社區級綠道,以線帶點帶動城鄉發展;梳理橋下空間資源,開展橋下空間布局方案框架搭建,打造花園城市建設要求下的橋下空間改造提升工程;另外,懷柔區還會繼續提升城市綠量彩量,豐富綠地服務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