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潮流席卷全球,伴隨著工業物聯網、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技術等發展,傳感器的大量使用將是傳統制造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深圳市人大代表李學金認為,我國對傳感器產業和研究沒有足夠的重視,發展比較滯后,不僅成為制約各類產業發展的瓶頸,更是“卡脖子”的產業。他建議將傳感器列為深圳科技重點發展領域,成立傳感器研究院。
“傳感器技術是信息社會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一項與現代技術密切相關的技術、傳感器產業是一個朝陽產業。”李學金從企業分布及產業鏈兩方面介紹了傳感器產業發展的重要性,他舉例華為運用“5G+鴻蒙”切入物聯網世界所產生的積極影響, 分析出華為作為一個傳感器需求市場,將作為物聯網全球領先者,引發“羊群效應”,引領一大批企業跟隨入局物聯網,進而擴大傳感器市場。
“截至目前,深圳市規模以上儀器儀表與自動化企業約1000家,從業人員約17萬人,上市公司有浩寧達實業、精量電子、達實智能CEM華盛昌和瑞聲科技等10余家。”李學金認為深圳市傳感器產業現有規模與深圳電子信息產業在全國乃至全球的市場地位,還有很大差距和發展空間。
“深圳研究機構中深圳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深圳技術大學、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和清華大學深圳研究院等在傳感器研究方面,有著很好的基礎,建有深圳傳感器技術重點實驗室和深圳光纖傳感網工程實驗室等一批重點實驗室。”李學金建議成立由深圳市儀器儀表與自動化行業協會牽頭、企業和研究機構廣泛參與的深圳市傳感研究院,通過強化基礎研究和開放實驗室,推動技術轉移,孵化傳感器技術企業,帶動上下游產業發展。同時,設立傳感器專項資金,用于傳感器基礎研究和核心技術攻關等項目。(深圳特區報記者 程思瑋)
李學金學術背景
李學金教授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黨委書記,協理副校長,深圳市傳感器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深圳光纖傳感網工程實驗室主任,深圳市傳感器與智能化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副會長、專家委員會主任,廣東省“千百十人才”省級培養對象,傳感器學科帶頭人。李學金教授長期從事光纖傳感器和薄膜器件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教育部博士學科項目和省部產學研等項科研項目20余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