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信息做的事情,就是通過智能化的調節,用科技的手段幫助居民和供熱單位實現家庭恒溫。“我們的全網平衡系統,有平臺軟件、測量儀表、控制閥組等組成,可以解決冬天有的家庭冷的伸不出手、有的家庭熱的開窗戶問題。另外,這個系統會根據用戶位置、熱網條件、天氣變化等情況,依靠大數據積累形成的算法實時調控供熱介質流速,實現室內供熱恒溫,提高用暖戶的舒適度,減少能源浪費。”
耿哲說,經過改造的設備基本上能實現95%的住戶家庭溫度實現優化,供熱總體的能耗下降了15%~20%,等于說以前花一百元現在能節省15元-20元,節能降費的效果是很明顯。
“這種供暖的整體解決方案是單純制造產品的廠家是無法做到的。而如果全網平衡系統與和同的智慧空氣源熱泵系統配合使用,能夠很好的解決公共建筑低運行成本的供熱制冷問題。公共建筑通過這樣的系統改造,總體能耗可以節約15%-20%。”
據了解,和同信息除了保留了原來的熱量表等智能計量儀表研發生產、智慧農業水價改革系統、智慧水利信息化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外,還有清潔能源分布式新能源站建設系統、智慧供熱生產運營系統、換熱站自控以及SCADA系統、全網平衡運維、智慧樓宇、智慧燃氣系統等解決方案,是名副其實的解決方案供應商。
在和同信息展廳里有一塊智慧大屏,這是該公司基于數字孿生技術打造的智慧樓宇云平臺。通過對各類傳感器、控制器和管理軟件的應用,用戶可以在一張屏上感知到大樓的整體運行狀態,各種設備運行狀況一目了然。目前,該平臺共接入智能設備一千多臺,后臺數據交換量日均4千萬次左右,目前運行效果良好。
智慧空氣源熱泵是和同信息明星產品,僅僅控制技術就擁有三項發明專利,特別適合公用建筑、高檔別墅的制熱制冷,僅這一個項目的營收預計今年就會突破一億元。
中年創業,和而不同
今天的和同信息已經走出陰霾,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21年的營收達到了2個億,預計2022年的營收可以突破4個億。科研也是全面開花,現擁有自主知識產權100余項,其中專利30余項,著作權60余項,2022年還被國務院國資委評為“科改示范企業”。成了當之無愧的瞪羚企業,正在向“小巨人”邁進。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而耿哲的經歷則給更多人啟示:只要有夢想,多久都不晚。
2011年,41歲的耿哲投身商海創立了和同信息,公司的名字都帶著儒家的睿智與他對經營管理的思考。他說“和同”兩字取自《論語》中“君子和而不同”,意思就是要用平和友善的態度與每個人相處,而不拘泥于他人對某件事是否持有不同觀點。
“這對于科技公司來說很重要,兼容并蓄才能不拘一格降人才。這是企業發展、基業長青的保證。只有這樣才能達成我們企業的愿景:持續不斷地提升全世界的能源管理水平,把安全能源、綠色能源、智慧能源、溫心能源、經濟能源帶到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