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儀表商情網 最熱話題】 無線通信技術大約每十年出現一次飛躍,每一代都從根本上改變了世界。對于下一代5G通信技術,業界比較一致的目標是在2020年實現商用部署。2015年,5G技術全球發展進入到技術研發和標準化準備的關鍵時期,ITU已完成第五代移動通信定名、愿景及時間表等關鍵內容,并于今年啟動5G標準前研究。
5G是否能為人類社會帶來革命性創新,業界人士怎么看?日前,未來5G信息通信技術國際研討會在京召開,Qualcomm工程副總裁DurgaMalladi表示,Qualcomm自2006年開始對5G進行前瞻性研發,并與業界合作推動5G標準進程并參與重要的5G演示和測試等。Qualcomm對5G的愿景堪稱宏大,遠不止著眼于更快的峰值速率,更期望將其打造為一個功能更強大的統一平臺,以連接新的行業和設備,催生新的服務,帶來新的用戶體驗。這是一種新形態的網絡,具有極強的可擴展性和自適應性,以支持千差萬別的用例和需求。比起前幾代網絡,5G將發揮更大的作用——創建萬物連接架構。
5G引領工業進化
長期以來,我們總是喜歡做各種各樣的預測。關于5G發展的前瞻,也許我們再用狹義的“用戶數”做預測已經不合時宜。未來,5G的“用戶”將更加廣泛——未來的家居、汽車、機器人、無人機、機床、屠宰生產線、農業基地、高速鐵路、城市等——幾乎所有的一切都將聯網。有專家稱,到2030年,移動互聯網將使所有行業實現智能化,并取代傳統的機械和機電一體化產品;而之前也有分析公司數據顯示,到2020年聯網“廣義”終端數量將達到250億-500億部。從這個角度,5G將有可能顛覆普通民眾對工業的傳統看法——未來的工業或者制造業將以移動互聯網、傳感器、軟件、機動性和云計算為主要驅動力。
除了預測,我們還可以回顧一下萬物連接或者物聯網概念的發展歷程。目前一個普遍的看法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于2006年提出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統”(Cyber-PhysicalSystems)是較早的“物聯網”概念之一。這個系統后來成為美國國家科研核心課題。課題研究者認為,該系統需要新的架構進行支撐。此次研討會期間,Qualcomm工程副總裁DurgaMalladi明確指出,5G將引領業界創建新的萬物連接架構,從“人際通信”拓展至幾乎隨時隨地連接萬物,從最大限的數據服務拓展至諸如超可靠控制的新型服務,從“終端即端點”概念發展到全新的智能連接和交互模式,從各種不同網絡共存發展到接入、頻譜類型和服務的融合。
他還表示,未來的5G網絡將會為計算、存儲、網絡資源以及連接提供一個一體化的分布式平臺。而這一平臺的主要進步是可以提供更低、甚至是毫秒級的延遲,以及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能效。自動駕駛汽車、遠程醫療這樣的實際應用都將受益于更低的延遲和更高的可靠性。此外,5G技術不僅能夠提供豐富的移動體驗,如超高清視頻會議和虛擬現實直播,還能夠助力車聯網、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設備的發展和普及。
總括地說,以4GLTE開始的變化為基礎,5G將滿足顯著增加的連接需求,該技術將連接全新行業和全新終端,支持全新服務,且打造全新用戶體驗,并將借助高效低成本的通信優化,以實現隨時隨地連接萬物。
打造功能強大的統一5G平臺
毫無疑問,未來的萬物連接將由5G技術引領實現。那么,5G將如何實現這一宏偉目標?需要哪些技術突破,才能滿足5G愿景中各種極富變化的使用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