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軻認為,通用電子測試測量儀器雖然做的是To B的生意,但其經營模式與To C消費品很相似。“這個行業技術門檻、品牌門檻、渠道門檻都很高。我們的下游客戶分布在各行各業、各個國家和地區,客戶主要會因為你的品牌、你的產品品質、你的銷售渠道購買你的產品,但絕大多數終端客戶不會來公司,他們在遠端,在地球的某一個角落。”
隨著研發實力的加強和產品線的豐富,鼎陽科技的規模和盈利能力逐漸成長。2017年~2020年,鼎陽科技營業收入年復合增長率達21.77%,凈利潤年復合增長率達39.75%。最新年報顯示,2021年,鼎陽科技實現營業收入3.04億元,同比增長37.60%;實現歸母凈利潤8105.85萬元,同比增長50.92%。
不過,相比過去兩位數的增速,今年一季度,鼎陽科技的增速明顯出現了放緩。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分別僅增長3.96%、6.59%。
公司在2022年一季報中指出,一季度中低端產品所用部分芯片供應緊張導致交期延長,因此營業收入增長率(3.96%)低于接單金額增長率(36%)。
對于應對芯片短缺的策略,鼎陽科技在回應投資者提問時指出,針對某些芯片突然接近停產狀態,交不上貨,或交期拉長,交貨不可預期,公司進行研發改板替代,采用一些交期相對好的國產器件來替代,解決長期交貨問題;某些芯片從市場貿易商可以買到,價格上漲幅度較大,公司進行高價調料。這些措施將大幅度改善后期交貨情況。
秦軻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今年的‘黑天鵝’確實比較多。第一季度比較明顯的缺芯,又遇到深圳疫情、俄烏沖突、上海長時間的封控,這或多或少都影響了我們今年的生意。”秦軻表示,“隨著我們用一些系統性方法去應對,芯片短缺的狀況在5月份之后已經得到緩解,第二季度相比第一季度發貨更多,也就是說營收會有比較大的改善。”
公司稱,若策略實施效果較好,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整體毛利率將有小幅度下滑,但銷售收入、純利潤都將有較大幅度的上升。
國產化道阻且長
需突破技術瓶頸,推出高檔次產品
鼎陽科技招股書中援引Technavio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通用電子測試測量行業的市場規模為61.1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10億元);到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到77.6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2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將保持在4.89%。數據還顯示,行業第一梯隊主要是德科技、泰克、力科、羅德與施瓦茨等歐美企業。
盡管是中國通用電子測試測量行業的代表企業,但鼎陽科技的全球市場份額仍不超過1%。具體來看,招股書顯示,2019年,鼎陽科技的數字示波器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為0.87%、信號發生器的市場占有率為0.52%、頻譜和網絡分析儀的市場僅有率為0.14%,公司主要產品在全球市場上的占有率相對較低。
秦軻也向記者坦言:“通用電子測試測量儀器這個行業,全球的總盤子,90%以上是屬于少數幾個歐美巨頭的。從我們國內廠商的角度,需要突破新的技術瓶頸,推出更高檔次的產品,持續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完善銷售渠道,逐步提升自己的市場份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包含通用電子測試測量儀器在內的高端電子測量儀器發展水平已成為一個國家科技水平、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標志之一。這也是我國當前亟待提升的產業之一。在國際貿易環境不穩定的當下,“國產替代”浪潮興起,關鍵設備和儀器國產化的需求日趨強烈,國內通用電子測試測量儀器廠商的發展得到了政策和市場的雙重驅動。
鼎陽科技的業績增速也印證了這一點。作為國內廠商的代表,鼎陽科技的收入增速(2021年收入同比增長37.60%)明顯高于全球市場增速(年復合增長率為4.89%)。秦軻認為,這是公司從創立之初就秉承的“高性價比”策略帶來的成果,能夠在國內市場已覆蓋到的產品檔次中,逐步替代歐美品牌。
“公司現有產品具備了和國外優勢企業同檔次產品類似或更優的性能指標,且價格比歐美頭部品牌同檔次產品低30%以上。也就是說,價格便宜量又足,這對大部分客戶來說,他們還是比較買賬的。”秦軻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