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為公司第一臺示波器敲下21萬行代碼 鼎陽科技董事長秦軻:我們有濃厚的工程師文化
作者 | 王帆
■ 相關公司:鼎陽科技(SH688112,股價77.30元,市值82.46億元)
■ 核心競爭力:國內少有的具有數字示波器、信號發生器、頻譜分析儀和矢量網絡分析儀四大通用電子測試測量儀器主力產品研發、生產和全球化品牌銷售能力的企業
■ 機構眼中的公司:通用電子測試測量領域“小巨人”,引領基礎工具國產化
■ 所屬概念:儀器儀表制造、國產替代
大多數工作日的上午八點,秦軻會準時出現在位于深圳寶安區的安通達工業園,比大部分員工到得都早。“很多時候保安第一個到,我第二個到。”他說。
去年12月在科創板上市的鼎陽科技,十多年來,一直租用這個工業園的廠房和辦公樓,從一片小區域逐漸擴大到6層樓。公司裝修簡單樸素,但業務卻不簡單,這是一家國家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
作為鼎陽科技的創始人和董事長,秦軻常常在早晚8點跨越時差,與歐美員工及客戶開會。而如今,上市半年有余,他還習慣了一項新工作——接待機構調研。四月98家、五月156家,這是秦軻兩個月中接待投資機構的數量。最多的一天,接待了7場線上和線下調研,他一度講到喉嚨痛,發不出聲音來。
鼎陽科技是通用電子測試測量儀器行業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公司,也是在國外巨頭壟斷下沖出國產化道路的代表。借助題材稀缺性和國產替代浪潮,鼎陽科技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目光,秦軻也正在適應這種關注。
在科創板開市三周年之際,秦軻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專訪。在他看來,鼎陽科技就是一群工程師在服務另一群工程師,從“讓每位電子工程師都能擁有專業級的數字示波器”的愿景開始,鼎陽科技開始了科創之路,中間有曲折,未來也仍有不少挑戰,但秦軻信心滿滿。
寫了21萬行代碼
研發出電子工程師的“國產眼睛”
在電子產品研發過程中,弱電信號看不見摸不著,而示波器能繪制出電信號圖,幫助工程師或研發人員了解信號電壓值隨時間變化產生的波動,再通過運算、分析等了解和判斷信號是否異常。因此,示波器被稱為電子工程師的“眼睛”。
鼎陽科技相關產品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帆 攝
二十多年前的2000年初,正值全球示波器市場由模擬示波器向數字示波器轉移的窗口期,而國外品牌最便宜的數字示波器也要萬元之高,往往是一般企業難以承受的。
“有沒有可能研發出國產數字示波器,以更便宜的價格投入市場?”秦軻看到了中間的機會。隨后,秦軻與他在電子科技大學的同學邵海濤一起,在深圳白石洲的一套商住兩居室內開始了創業之旅。為了研制出第一臺數字示波器,他們花光了當時所有的積蓄,但進度仍不及預期。開始計劃半年,最終用了兩年半,直至2005年才完成第一臺樣機的研發。
在這兩年半,秦軻寫了約21萬行C語言代碼,而邵海濤則完成了所有的硬件原理圖、PCB(印制電路板)等設計工作。從2004年開始,控制工程專業出身并有多年硬件工程師從業背景的趙亞鋒開始以顧問形式,編寫FPGA(現場可編程邏輯門陣列)代碼,到了2008年,趙亞鋒也正式加入鼎陽科技。
隨后幾年,這款數字示波器逐步量產,用ODM(原始設計制造商)模式以當時低于進口示波器一半的價格,滿足了市場對高性價比的期待,迅速打開了市場。2007年,鼎陽科技從一個草根工作室,正式成立公司,并逐漸從ODM廠商轉移到建立“SIGLENT鼎陽”自有品牌,讓公司業務不斷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