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不會太樂觀,這點任正非也早已意識到,所以給華為提出了新的要求,活下來作為主要綱領。
據第一財經報道,華為內部論壇22日下午上線了一篇關于《整個公司的經營方針要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的文章。
在任正非看來,全球經濟將面臨著衰退、消費能力下降的情況,華為應改變思路和經營方針,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保證渡過未來三年的危機。
“把活下來作為最主要綱領,邊緣業務全線收縮和關閉,把寒氣傳遞給每個人,同時我們要縮小戰線,集中兵力打殲滅戰,提升盈利。”任正非說道。
任正非還表示:“我們對未來過于樂觀的預期情緒要降下來,2023年甚至到2025年,一定要把活下來作為最主要的綱領活下來的有質量的活下來,每個業務都要去認真執行。”。
華為要先想辦法度過三年艱難時期,生存基點要調整到以現金流和真實利潤為中心,不能再僅以銷售收入為目標。華為的生命喘息期就是2023年和2024年,這兩年能不能突圍,現在還不敢肯定,所以每個口都不要再講故事,一定要講實現,尤其在進行業務預判時,不要再抱幻想,講故事騙公司,損失要從你們的糧食包中扣除,首先要活下來,活下來就有未來。
對于各個業務,任正非提到,華為云計算要踏踏實實以支撐華為業務發展為主,走支持產業互聯網的道路。數字能源在會略機會窗上加大投入,創造更大價值,收縮機關,加強作戰隊伍,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加強商業閉環研發,要走模塊化的道路,聚焦作幾個關鍵部件作出競爭力。
同時,要把邊緣業務從戰略核心里抽出來。“邊緣業務抽出來以后,我們先評價一下能不能做好,還需要多少資源才能做,打造ICT(信息與通信技術)基礎設施才是華為公司肩負的歷史使命,越是在艱苦時期,越不能動搖。"
華為2022年上半年經營業績顯示,今年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3016億元人民幣,凈利潤率5.0%。其中,運營商業務收入為1427億元人民幣,企業業務收入為547億元人民幣,終端業務收入為 1013億元人民幣,從三大主營業務的數據來看,華為運營商以及企業業務收入分別增長4%和27%,但終端業務下滑25%。
華為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從2021年開始,華為正在內部大力推行“軍團化運作”的組織變革,帶動了B端業務的回升。
對于目前的華為來說,在400美元以上價位段的市場份額由2020年的13%下降到2021年的6%。雖然華為依然保持全球第三的排位,但是銷售份額被蘋果和三星大幅擠壓,主要由于華為手機5G功能受限導致市場份額的流失,其正在將目光轉向智能汽車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