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里動輒幾十萬的電子網絡測試儀,基站維護領域一般被國外壟斷、價格上萬的駐波儀……杭電學生通過自主研發推出類似功能甚至能部分替代的神器,得益于,一是該學生團隊自主設計核心電路優化了儀器電路結構,二是使用國產全自主芯片,三是用機器學習的方法提高了射頻頻率測量的準確度,基于團隊成員的快速鎖相環、數模轉換器等專利,使頻率測量的效率大為提高,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與其相關的第一作者SCI論文有8篇,SCI論文一區top論文有一篇,并申請專利11項。
“杭電學生中搞電子競賽的實在太多,我們都是在電子競賽中深感現有市場上網絡測試儀器使用起來不便或太貴,所以想到了用自己所學研發性價比高、使用方便的網絡測試儀。我們的目標是使其成為射頻微波領域的‘萬用表’;反映射頻元件隨頻率的變化特性,要使其成為電路設計的‘指南針’;還有就是它要成為大學生們從事各種電子競賽的‘左臂右膀’。”項目主要負責人、杭電通信工程學院大三學生王來龍表示。
據了解,杭電學生研發的該儀器,已經得到中國移動、三維通信、上海東軟載波微電子等鑒定“優于市場上同價位產品”。
“同學們從實踐出發,學以致用,促進電子測試儀器的的國有化,推動測量儀器進一步發展,是一次大膽而創新的嘗試。”中國電子學會嵌入式專家委員會委員嚴義教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