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是國家科研的中堅力量,對先進技術的開發,培養相關領域的人才有著重要貢獻。傳感器、芯片等半導體重要卡脖子技術領域,相關大學的研發力量更是舉足輕重,盤點當今中國傳感器領域30所大學頂尖研發力量。
(圖片來源: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宣傳片)
1、清華大學
主要研究方向:MEMS傳感器、智能傳感器、諧振式傳感器、力傳感器、生物化學傳感器、柔性傳感器、慣性傳感器等
主要研究院系:精密儀器系、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集成電路學院
主要研究單位:精密測試技術與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醫學檢測技術及儀器北京實驗室、微納電子學研究所,微納器件與系統研究室等
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淵源于1932年成立的清華大學工學院機械工程學系,1959年增設精密儀器專業,1960年正式成立精密儀器及機械制造系,1971年始改精密儀器系,下設光電所、測試、傳感器、微機械、微細工程、導航中心、激光室等單位。
(圖片來源: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宣傳片)
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建有精密測試技術與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光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智能微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高精度導航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光子測控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生物醫學檢測技術及儀器北京實驗室、微米納米技術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宇航技術研究中心、清華大學質譜儀器研究中心、清華大學類腦計算研究中心,以及國家級示范教學基地等多個教學科研機構,是全國國家級教學科研機構最多的院系之一。
(圖片來源: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宣傳片)
此外,清華大學具有微米/納米技術研究中心和電子封裝技術研究中心,具有完備的MEMS加工技術與設備,以及鐵電/壓電、磁電子等新型材料、器件的工藝加工條件。在疊層芯片技術、系統級封裝、MEMS封裝等方面都有較高水平。
(圖片來源: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宣傳片)
主要研究團隊:
陳煒教授(長江學者):集成電路學院微納器件與系統研究室主任,清華大學“百人計劃”特聘教授。
任天令教授(長江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智能微納電子器件、芯片與系統,如智能傳感器與智能集成系統、可穿戴器件與系統,其中也包括微納聲學器件與系統(音頻、超聲影像等)和集成微傳感器等。
劉澤文教授主要從事射頻和微波MEMS器件。
王喆垚教授從事生物MEMS傳感器研究。
王曉紅教授主要從事能源MEMS研究。
官網:
https://www.dpi.tsinghua.edu.cn/
2、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學院
主要研究方向:光纖傳感器
主要研究單位:光電信息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簡稱精儀學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的精密機械儀器專業。1959年成立精密儀器工程系,1995年10月2日在原精密儀器工程系基礎上成立了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下設四個系:精密儀器工程系、光電信息工程系、光電子科學技術系、生物醫學工程與科學儀器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