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半導體產業縱橫
隨著汽車的智能化程度提高,車載傳感器的需求也水漲船高。車用傳感器類型可以分為相對成熟的傳統市場和受智能駕駛驅動興起的新市場。傳統的市場的進入門檻已經被國外龍頭抬高,不過在新市場上中國傳感器企業仍有機遇。
“固若金湯”的傳統車用傳感器市場
傳統車用傳感器市場主要是用于車身的傳感器,根據位置不同可以分為發動機控制傳感器、底盤控制用傳感器、車身控制用傳感器和導航系統用傳感器。
發動機控制用傳感器:發動機控制系統用傳感器是整個汽車傳感器的核心,種類很多,包括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位置和轉速傳感器、流量傳感器、氣體濃度傳感器和爆震傳感器等。這些傳感器向發動機的電子控制單元(ECU)提供發動機的工作狀況信息,供ECU對發動機工作狀況進行精確控制,以提高發動機的動力性、降低油耗、減少廢氣排放和進行故障檢測。
底盤控制用傳感器:底盤控制用傳感器是指用于變速器控制系統、懸架控制系統、動力轉向系統、制動防抱死系統等底盤控制系統中的傳感器。這些傳感器盡管分布在不同的系統中,但工作原理與發動機中相應的傳感器是相同的。而且,隨著汽車電子控制系統集成化程度的提高和CAN-BUS技術的廣泛應用,同一傳感器不僅可以給發動機控制系統提供信號,也可為底盤控制系統提供信號。
車身控制用傳感器:車身控制用傳感器主要用于提高汽車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適性等。由于其工作條件不像發動機和底盤那么惡劣,一般工業用傳感器稍加改進就可以應用。主要有用于自動空調系統的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風量傳感器、日照傳感器等;用于安全氣囊系統中的加速度傳感器;用于門鎖控制中的車速傳感器;用于亮度自動控制中的光傳感器;用于保持車距的距離感器等等。
導航系統用傳感器:隨著基于GPS/GIS(全球定位系統和地理信息系統)的導航系統在汽車上的應用,導航用傳感器這幾年得到迅速發展。導航系統用傳感器主要有:確定汽車行駛方向的羅盤傳感器、陀螺儀和車速傳感器、方向盤轉角傳感器等。
MEMS是車用傳感器的一大趨勢,MEMS傳感器可以滿足惡劣的汽車環境、高可靠性、高精度和低成本的要求。目前MEMS傳感器可已經可以應用在安全氣囊系統、車輛防抱死制動系統、電子車身穩定程序、電控懸架、電動手剎、坡道起步輔助、胎壓監測、發動機防抖、車輛傾角測量和汽車心跳檢測等。
車用MEMS傳感器這部分市場主要由BOSCH、NXP、Infineon等國際供應商把控。2021年,工信部頒發了《基礎電子元器件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支持電子元器件的關鍵技術的發展,重點發展溫度、氣體、位移、速度、光電、生化等類別的高端傳感器,以及新型MEMS傳感器和智能化傳感器,重點推動車規級傳感器等電子元器件應用。中國傳感器企業想要突圍,需要另外的策略。
智能駕駛汽車推動新傳感器市場發展
隨著汽車的智能化,現代汽車配備了越來越多的環境傳感器,如超聲波雷達、激光雷達和車載攝像頭,用于實現高級駕駛輔助(ADAS)功能和自動駕駛。
現代汽車中自動駕駛技術的迅速發展和ADAS的使用,由于雷達能夠通過使用飛行時間原理和回聲定位來提高汽車安全系統的性能和檢測能力,因此它們將作為自動駕駛汽車的關鍵部件獲得快速發展。雷達傳感器領域的汽車傳感器市場到2030年的復合年增長率可能達到10%。2022年6月21日,理想L9正式發布。理想L9標配旗艦級ADMax智能駕駛系統,理想ADMax配備了1顆前向128線激光雷達,6顆800萬像素攝像頭和5顆200萬像素攝像頭,以及1顆前向毫米波雷達和12顆超聲波傳感器,可實現對車身周圍及遠距離的360°全方位感知,按傳感器數量統計,理想L9整車超25個視覺傳感器。
激光雷達:通過發射和接收激光束,分析激光遇到目標對象后的折返時間,計算出到目標對象的相對距離,并利用此過程中收集到的目標對象表面大量密集的點的三維坐標、反射率和紋理等信息,快速得到出被測目標的三維模型以及線、面、體等各種相關數據,建立三維點云(PointCloud)圖,繪制出環境地圖,以達到環境感知的目的。由于光速非常快,飛行時間可能非常短,因此要求測量設備具備非常高的精度。從效果上來講,激光雷達維度(線束)越多,測量精度越高,安全性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