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獲悉,日前,該所核技術應用研究中心研制的小動物活體能譜顯微CT,獲得由中國體視學學會頒發的科技進步一等獎。
研制完成的小動物活體能譜顯微CT實物圖。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供圖
隨著臨床前研究向著活體成像、高分辨成像、多模成像等應用發展,傳統的顯微CT技術已無法滿足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需求。近年來,基于光子計數探測器的能譜CT已成為當前CT新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高分辨X射線能譜CT成像技術正在快速發展。
在中科院裝備研制等項目的支持下,項目團隊研發出國際首臺小動物活體能譜顯微CT設備,通過以微米級分辨及多能譜圖像再現動物體內的各器官組織的精細結構,實現動物實驗從離體到活體、從黑白到彩色的進步,為生物醫學研究提供更為先進的實驗手段和科學儀器。
該設備具有較高的自由度,能夠針對小型活體動物的全身實現高信噪比的能譜成像,以及針對身體局部“感興趣區”實現高分辨率的結構成像,提供滿足高對比度、高分辨率要求的斷層圖像。
項目實施負責人、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副研究員王哲告訴《中國科學報》,該設備的成功研制,將為小動物三維成像提供更有效的工具,可通過以微米級分辨及多能譜圖像再現動物體內的各器官組織的精細結構,實現動物實驗從離體到活體、從黑白到彩色的進步,從而為生物醫學研究提供更為先進的實驗手段和科學儀器。
王哲介紹,目前,小動物活體能譜顯微CT已進入中科院儀器共享平臺,并為中國國內科研院所、高校和醫院完成了一批高質量動物實驗,應用于昆蟲類、魚類及鼠類動物的成像檢測中,樣品種類涵蓋蟬、蝦、螃蟹、魚、小鼠和大鼠等動物全身,以及鼠牙、鼠骨、鼠腦、動物夾鉗和觸角等動物離體樣品等。
“未來該儀器有望能夠為口腔疾病研究、骨研究、腫瘤研究、心血管疾病研究、生物材料研究和開發、新藥開發等多個領域提供先進的研究工具。”王哲說。
據悉,中國體視學學會是全國從事體視學、圖像分析、斷層層析、仿真與虛擬現實和相關科學技術研究、儀器設備研制及應用的科技工作者和單位成立的非營利性、學術性法人社會團體。中國體視學學會科學技術獎經國家科技部批準,于2011年5月由學會設立,每兩年評選一次,授予在體視學科學技術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促進我國體視學領域的科技進步和創新,推動體視學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的科學探索與實際應用。
利用吸收邊能譜成像技術對鼠的釓劑造影結果(白色-骨組織、藍色-軟組織、黃色-釓劑)。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供圖
(作者:倪思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