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儀器是科學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是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支撐。以啟迪漕河涇(中山)科技園為主陣地,并由其牽頭形成的松江區科學儀器產業集群,已聚集60余家相關企業,2021年規模以上產值達71億元。而隨著公共實驗室作用的發揮,以及與上海市儀器儀表研究所達成戰略合作等舉措的推進,松江區科學儀器產業集群的發展優勢進一步凸顯,成為推動松江產業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
行業領軍企業集聚
在位于啟迪漕河涇(中山)科技園的上海儀電分析有限公司,記者看到,技術人員正在調試一臺臺精密科學儀器。作為一家成立于1952年的“老字號”分析儀器企業,上海儀電始終堅持走中國科學儀器的自主研制之路,在分析儀器領域深耕細作,所生產的氣相色譜儀系列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全國第二、上海第一,火焰光度計系列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全國首位,紫外分光光度計、可見分光光度計系列產品的市場占有份額也在全國名列前茅。
作為分析儀器行業的“拓荒者”,上海儀電最新研發的氣質聯用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和紫外分光光度計升級款代表了當今國內先進水平,也進一步展示了這家“老字號”儀器企業的“儀”技之長。“這些產品廣泛應用于食品、水質及室內空氣檢測,產品整機做了智能優化,占地更小、結構更緊湊、外觀更美觀,用戶體驗感大幅提升。”公司市場經理曹永坤介紹。
上海儀電是松江科學儀器產業的代表性企業之一。據了解,目前,松江區已經有60余家科學儀器相關企業,2021年,科學儀器制造業規模以上產值達71億元,占全市科學儀器規上產值15.4%,形成了以分析儀器為主,涵蓋計算儀器、醫學診斷儀器、電子測量儀器和特種檢測儀器等領域科學儀器的產業集群,是國內科學儀器產業的重要聚集區。
集群優勢有力凸顯
科學儀器產業的發展需要各企業持續創新,也有賴于產學研的協同合作,還需要良好的體制機制保障。為此,松江區通過與上海儀器儀表研究所之間的戰略合作,以及運營公共實驗室等有力舉措,不斷促進科學儀器產業更好地實現集群式發展。
在近日召開的松江區科學儀器產業集群建設推進大會上,啟迪漕河涇(中山)科技園與上海儀器儀表研究所達成了戰略合作。上海市儀器儀表研究所是相關領域資深專業的科研院所,在平臺建設、科研和行業標準等方面都具有豐富的資源和經驗。啟迪漕河涇(上海)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延軍介紹,園區與研究所將在專業平臺建設、科研資源引入、產業聯盟建設、產業集群培育等方面開展合作,推動松江區科學儀器產業集群加速邁上新臺階。
為了更好地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交流合作,園區還與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長三角科學儀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上海分析儀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與清華大學、東華大學、上海理工大學等高校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聯合東華大學檢驗檢測中心、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設備處,共建松江區科學儀器共享服務平臺;與松江食品藥品檢驗所合作,建立松江區科學儀器示范應用基地,建立國產儀器設備“進口替代”驗證評價體系。
投資2000萬元,引進60余種專業實驗器具,如今,在啟迪漕河涇(中山)科技園,占地2200平方米的綠色公共實驗室及共享研發空間已成為科學儀器初創企業發展的最佳伙伴。張延軍介紹,實驗室目前初步建立化學、材料、生物、原型化四個功能實驗室,并組建了專業的技術團隊,初步完成分析技術公共服務平臺的搭建。除了公共實驗室,園區還設立了占地200平方米的科學儀器展廳,展示上海儀電、日旭科技、美譜達儀器、紫紅光電等松江優秀科學儀器企業的硬核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