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航電測發布《關于籌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項的停牌公告》,擬以向中航工業集團發行股份方式購買其持有的成飛集團100%股權,中航電測于1月12日開市時起開始停牌,預計在2月2日前披露本次交易方案。一旦收購完成,成飛集團這項優質資產不但能夠加速證券化,A股也將迎來2000億市值軍工龍頭。
中航電測于2010年上市,目前總市值為62億元。主要涉及航空軍品、傳感控制、智能交通等,實控人為航空工業,航空工業則由國務院國資委100%持股。
中航電測的營收規模雖然不大,但處于穩定增長狀態。2018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中航電測的營收分別為13.88億元、15.45億元、17.60億元、19.43億元、14.54億元。
1月13日,中航電測發布2022年度業績預告稱,公司預計2022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69億元~2.3億元,同比下降25%~45%;預計實現扣非凈利潤1.49億元~2.15億元,同比下降26%~49%。
對于業績變動的原因,中航電測表示,報告期內,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和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尤其是受乘用車檢測行業政策調整影響,以及智能交通業務原有收入占比及毛利率水平較高,致使公司整體經營業績承受較大壓力。
成飛集團創建于1958年,是我國航空武器裝備研制生產和出口主要基地、民機零部件重要制造商,國家重點優勢企業,也是國內三大軍機制造廠之一,曾研制生產出殲5、殲7、梟龍、殲-10、殲20等系列軍機。天風證券研報預測,成飛集團上市后市值或達2000億元。
業績層面,成飛集團的表現也較為亮眼。中航電子的公告中提到,截至2021年末,成飛集團總資產為1511.8億元,2021年度,成飛集團營業收入為567.33億元,凈利潤為9889.77萬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55.74萬元。
此次交易雙方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均為航空工業,而這次重組也只是航空工業近年來資產整合的一部分。中航電測董秘辦工作人員表示,收購主要是其實控人航空工業來主導的,在集團公司的主導下,中航電測來配合開展相應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