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一系列務實舉措,我們在做大做強龍頭企業的同時,還將著力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中小企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與市場影響力的產業集群和優勢產業鏈。”王東良坦言,藍圖已經繪就,奮進正當時,南陽將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向著國內重要的傳感器產業中心的目標加速邁進,力爭到2025年底,全市傳感器主營業務收入達到80億元。
【專家點評】創新賦能 “鏈”通未來
南陽師范學院納米器件與系統集成研究院院長、河南省副中心城市研究院研究員 惠明
萬物互聯,傳感器是基礎。作為現代科技的前沿技術,傳感器與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共同構成了信息技術的三大支柱,成為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關鍵領域之一,正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和市場空間。
目前,我市堅持以延鏈強鏈為核心,有效推動了傳感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有力促進了工業經濟提質增效,為現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注入了新動能。
傳感器產業發展日新月異,客戶需求變化萬千,企業唯有及時推出適應客戶需求的新技術新產品,方能在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一要突出創新人才引育,通過培育引進創新人才帶動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取得突破性進展;二要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發展,聚焦傳感器關鍵核心技術和產業技術難題,促進科技供給與產業需求有效對接;三要構建開放創新生態,加大產業鏈與集群化的開放融合,推進傳感器與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汽車電子等產業的縱向集成和橫向協同,讓科技更好地增進人類福祉。
創新賦能,篤實前行。我們有理由相信,南陽傳感器產業未來的發展定將邁上新臺階,實現新跨越!
(南陽日報記者 / 徐聰 曾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