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研發紫外深海拉曼光譜儀,開展針對深海熱液系統的多光譜聯合探測技術應用;發展激光誘導擊穿光譜與拉曼光譜聯合的系統、具有多種光譜聯合探測能力的新型光譜類傳感器。
3 國際化海洋傳感器檢定校準測試體系建設
一是構建與國際評價體系接軌的我國海洋傳感器檢定校準測試體系,形成統一的海洋監測儀器測試環境。開展海洋傳感器校準測試的基礎理論方法研究,發展海洋傳感器新傳遞量值標準器、量值溯源傳遞體系。建立海洋傳感器標定、校準實驗條件并達到國際一流水平,革新海洋傳感器標定與校準體系并提高檢定校準及評價水平。
二是借鑒國際海洋傳感器評價方面的先進技術及標準,構建系統完備、運行高效的我國海洋標準化評價體系。建設計量校準檢測技術支撐平臺,形成海洋標準計量質量“三位一體”工作模式,體現嚴謹公正,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實施“海洋標準 化+”工程,推動標準融入海洋領域各細分方向,改善標準制定、修訂的速度與質量。
三是開展海洋監測儀器檢測評價、標準化、質量控制方面的國際合作。建設全球海洋傳感器計量檢測技術交流合作平臺,逐步擴大我國海洋傳感器評價體系的國際影響力,推動海洋標準、海洋監測儀器計量校準結果的國際互認。
本文作者:王軍成,孫繼昌,劉巖,劉世萱,張穎穎,陳世哲,漆隨平,王波,厲運周, 曹煊,高楊,鄭良,信息來源:本文節選自《我國海洋監測儀器裝備發展分析及展望》原刊于《中國工程科學》2023年第25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