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特色智能制造產業駛入快車道
科技賦能,“承德制造”再崛起
河北日報(記者:陳寶云 通訊員:張海龍)
裝備制造業是承德傳統優勢產業,曾涌現出承德輸送機等多家在全國同行業市場占有率名列前茅的知名企業,一度在全國裝備制造版圖中占有一席之地。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承德制造”風光不再,有的企業痛失行業排頭兵地位,有的甚至破產退市。
立足新起點,潮頭再出發。近年來,承德市全力推動“制造”邁向“智造”,持續推進儀器儀表、輸送裝備等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加速發展汽車零部件、風電裝備、釩電池等高潛產業,特色智能制造產業駛入快車道。到2025年,力爭營業收入達到150億元。
日前,位于豐寧經濟開發區的遠景能源河北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質檢人員在檢查風電設備。河北日報通訊員 王立群攝
引進新項目
5月30日,承德市政府與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在廣東省中山市簽訂《承德明陽風電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戰略合作協議》,承德特色智能制造增添一個總投資超百億元的“新成員”。
“不斷延伸新能源產業鏈條,全力打造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的裝備制造產業。”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董事長兼CEO張傳衛說,承德釩鈦資源豐富、產業優勢顯著、發展前景廣闊,此次簽約是雙方戰略合作的起點,是對明陽在華北地區產業集聚和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推動。
據介紹,承德明陽風電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是該市引進的風電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的鏈主型項目,計劃分3期建設,總投資103億元。項目的實施,將有效促進承德釩鈦新材料與清潔能源產業的耦合發展。
承德明陽風電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項目,是承德大力發展特色智能制造產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承德儀器儀表城建設不斷加快,汽車及關鍵零部件集聚效應不斷凸顯,能源裝備制造能力不斷增強。2022年,全市規模以上裝備制造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02億元,同比增長10.8%。
全市儀器儀表企業10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9家,初步形成以克羅尼、龍志達等為代表的儀器儀表生產企業,部分產品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領先優勢;全市汽車及關鍵零部件規模以上企業7家,其中,承德蘇墾銀河連桿有限公司實施總部經濟,國內汽車連桿市場占有率超過20%;規模以上能源裝備企業12家,其中,遠景能源河北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陸上兆瓦級智能風機主機和輪轂,訂單銷售范圍涵蓋東北、華北、西北及華東部分區域。
日前,位于承德縣高新區六溝園區的河北綠草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內,工人在組裝出口海外市場的定制化鋰電池組。河北日報記者 陳寶云攝
重塑新優勢
承德金建檢測儀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建公司”)主要從事高分子材料與制品物理機械性能測試儀器的研發、制造與銷售,產品遠銷100余個國家和地區。
伴隨著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金建公司遇到新問題。作為典型的多品種、小批量、離散型的生產企業,復雜的計劃制定、庫存管理、生產秩序管理等環節,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
“企業管理的兩個抓手是質量和效率,不僅是產品生產的質量和效率,還包括整個組織的工作質量和效率。”該公司董事長任雨峰說,通過信息化系統與流程優化,打通運營層與基層的壁壘,將信息化管理深入營銷、研發、生產、服務等各環節,透過信息化驅動,提升企業競爭力。
目前,金建公司打造的信息化平臺,正助力企業從傳統的生產企業向現代化企業轉變。通過數字化轉型,公司銷售額提高35%,管理成本降低16%,生產成本降低7%,訂單達交率提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