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舟60遙感飛機的新一代航空遙感系統投入運行兩年以來,促進了我國遙感設備的技術創新、遙感應用的領域拓展,以及遙感產業的轉型升級,取得了多個“國內首次”的應用成效。其中,在農業方面,為“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等國家重要工程提供了高分辨率航空遙感數據,這也是國內首次基于遙感手段實現秸稈覆蓋保護性耕種監測,首次實現了對機井、林網等高標準農田骨干設施監測。應急減災方面,首次綜合利用同區域光學和SAR數據實現了房屋等承災體高精度識別,實現了水體與洪澇災害隱患高精度提取和調查。國土資源方面,2021年開展自然資源全要素監測,基于多維度SAR數據形成了區域自然資源全要素監測應用技術流程,面積精度和最小監測圖斑實現了數量級提升。在基礎研究方面,通過共享應用航空遙感數據集,有效提升了基于航空遙感數據算法模型的精度和魯棒性,有力地支撐了遙感先進算法模型的重構和優化。
未來,空天院將基于航空遙感系統國家級空中實驗室,進一步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遙感科技基礎前沿重大科學觀測需求,突破有人機和無人機等多航空平臺組網、多種類新型探測載荷分布式協同探測等重大關鍵技術,實現立體、透視、精準和智能觀測與應用能力,積極推動航空遙感技術發展和體系化建設,不斷引領我國航空遙感技術與應用的階躍發展。
(作者:潘潔、朱金彪、楊宏,分別系空天院正高級工程師,正高級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李儒、趙海濤對此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