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繼晶合集成、馳誠股份、利爾達、禾賽科技、豪恩汽電、中芯集成和航天南湖等傳感器相關企業上市后,傳感器賽道或將迎來一家新上市公司。
8月18日,MEMS慣性傳感器知名企業明皜傳感IPO獲上交所受理,計劃募資6.2億元。至此,明皜傳感距離IPO敲鐘舞臺又近了一步。
值得關注的是,這家傳感器公司身后是一對父子——吳念博和吳炆皜。其中,父親吳念博在30多年前就創辦了蘇州固锝電子,并將公司帶上市。2011年,明皜傳感成立,由兒子吳炆皜扛大旗。如今這對父子將迎來家族第二個IPO。
據感知芯視界編輯部梳理發現,放眼傳感器賽道,有不少“父子檔”、“夫妻檔”、“兄弟姐妹檔”的創業故事,他們既是朝夕相處的家人,又是一起戰斗掘金的同事、戰友,從篳路藍縷創業維艱,到如今帶領企業做大做強。一起來看,有哪些企業?
01 明皜傳感
成立于2011年的明皜傳感,主要產品為MEMS加速度計,其他產品包括MEMS壓力傳感器、傳感器模組等,憑借小型化、低成本、高性能、高可靠性等優勢,僅成立5年內,就成為了中國MEMS傳感器企業中出貨量達到1億顆的優秀公司。
據報道,明皜傳感董事長吳炆皜是個80后,碩士畢業后,在日本阿爾派株式會社擔任過項目經理,主要負責軟件架構設計和開發。“小時候父親常跟我說,要讀最好的大學,要到世界500強公司鍛煉,然后回到自己的企業。”
圖:吳念博,圖片來自于蘇州固锝公眾號
圖:明皜傳感董事長吳炆皜
2011年,吳炆皜遵循父親的安排,在明皜傳感準備成立之時回國。之后,他開始全身心投入新公司新事業。由于資金緊張,吳炆皜一邊從0到1搭建團隊,一邊馬不停蹄規劃產品。一年后,明皜傳感突破零營收。隨后,明皜傳感的營收每年都在增長,并逐步走上正軌。
憑借傳感器產品,吳念博和吳炆皜父子近三年營收攀升。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約為8500萬、1.69億和1.97億元,在此基礎上,公司凈利潤由-5040.85萬元、-2443.05萬元轉變為2798.77萬元。
02 晟朗微電子
晟朗微電子于2020年11月在無錫成立,是一家專注于高性能傳感器、模擬、數模混合集成電路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半導體初創公司。
值得關注的是,晟朗微電子創始人曹洪海在創立該企業之前,還是一位企二代。在去年9月,由他接班的錫裝股份成功登陸深交所,共募資11.98億元。
圖:晟朗微電子創始人曹洪海
從化工裝備接班到傳感器芯片設計創業,這位無錫企業家大有來頭。據報道,曹洪海的父親曹其生是改革開放后江蘇較早一批下海經商的企業家之一。1997年,當看到原集體所有制企業——無錫化工裝備總廠因經營不善導致瀕臨破產時,曹其生主動帶著工人一起籌措資金,承擔下工廠所欠下的債務開始創業。
曹洪海1977年出生于無錫,自高中畢業便被父親送往加拿大上學。到了2004年,由于父親身體欠佳,讀完碩士的曹洪海在接到父親受命后便毅然回國,接過了企業的“交接棒”。
接班后,年僅27歲的他通過力排眾議,投入大筆資金進行產品研發,最終打造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燒結型高通量換熱管,一舉打破外企壟斷,奠定了錫裝股份的行業地位。
2020年11月,曹洪海兼任晟朗微電子董事長,開始創業旅程。據報道,在2022年10月,晟朗微電子獲得了數千萬元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中芯聚源領投,無錫國聯新創跟投。
03 通富微電
通富微電成立于1997年10月,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產品種類最多、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封裝測試企業之一,2007年即已在深圳證交所上市。
通富微電副董事長、總裁石磊同樣是位“創二代”,1997年大學畢業后,并沒有直接進入通富微電工作,而是被父親“放逐”到深圳、上海等城市,自己跑業務,直面市場。直到2006年,石磊才到集團旗下的華達集團,負責日常經營管理。
圖:通富微電副董事長、總裁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