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行業是為國民經濟、國防軍工建設和名聲事業發展提供技術裝備的基礎性和戰略性產業,是穩住經濟大盤的“壓艙石”,是拉動內需和推動內循環的重要引擎。日前,工業信息化部、財政部、農業農村部等七部門發布《機械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以下簡稱《工作方案》),提出2023-2024年,機械行業運行保持平穩向好態勢,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持續提升,產業發展質量效益不斷增強。
在具體目標方面,《工作方案》提出力爭營業收入年均增速3%以上,到2024年達到8.1萬億;重點行業呈現規模穩中有升,新增長點不斷涌現,企業競爭力進一步增強,供給能力顯著提升;產業集群建設不斷推進,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中小企業特色集群和10個左右千億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工作方案》從供需兩側提出在持續擴大有效需求方面、推動制造業智能化轉型、提升高質量供給能力、分業精準施策 4方面16個重點任務和4方面保障措施。
在分業精準施策 方面,《工作方案》提出補鏈升鏈推動基礎裝備提質增效、固鏈強鏈鞏固優勢產業發展勢頭、建鏈延鏈持續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等3個重點任務,推進工業母機、儀器儀表、農機裝備、基礎零部件和基礎制造工藝、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醫療裝備、機器人等8個重點細分行業穩增長。
在儀器儀表行業,《工作方案》提出加大對儀器儀表產業創新攻關的支持。支持優勢企業更好地整合行業資源,提升產業集中度,培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組織開展國產與進口產品對比測試分析,研究制定高端儀器及零部件創新產品目錄。研究推動產業聚集區建設,結合地方基礎條件和意愿,支持地方打造產業集聚區。支持龍頭企業和科研院所聯合打造共性技術平臺,提高高端儀器研發效率。
在醫療裝備行業,《工作方案》提出推動建立工業和信息化、衛生健康、藥監等部門協同工作機制,著力打通高端醫療裝備研制、注冊審批和臨床創新鏈條。搭建產學研醫協同創新平臺,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補齊高端醫療裝備產業鏈短板,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推進醫療裝備與 5G、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融合發展,培育遠程醫療、智慧醫療、移動醫療等新模式新業態,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創建一批高端醫療裝備應用示范基地,促進醫療裝備臨床驗證和應用推廣,遴選一批遠程醫療、智慧醫療優秀應用場景。
為保證各項措施的貫徹落實,《工作方案》還提出了加大政策支持、加強標準供給、強化監測調度、加強組織實施4方面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