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華為選擇落地長春,就離不開光機所的關系,早在2019年8月份,第十二屆東北亞博覽會上,華為展區的LED屏幕上就寫道,“借助吉林大學、長春理工以及光機所的科研資源,設立研發機構,主要對光學、化學材料、汽車產業等做前沿研究,未來形成南有武漢、北有長春的光谷格局。”
不斷深耕技術轉化成果這條路的光機所,未來還將“生產”更多IPO。
誕生、股東、客戶均有光機所的身影
王欣洋博士畢業后,先后供職于多家圖像傳感器領域的知名公司,參與設計了多款CMOS圖像傳感器。在光機所的人才引進后,王欣洋毅然決定回國,選擇加入光機所,長光辰芯和光機所的故事也就此展開。
這段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王欣洋和奧普光電、凌云光共同出資成立長光辰芯之際。
奧普光電主要業務為光電測控儀器設備、新型醫療儀器、光學材料和光柵編碼器等產品。值得注意是,奧普光電的實際控制人就是長春光機所。凌云光是一家從事機器視覺及光通信業務的科技企業,自主開發了系列化面陣相機、線掃描相機產品。目前,凌云光為長春光機所的戰略合作伙伴。
根據招股書顯示,奧普光電和凌云光分別為長光辰芯的第二、第四大股東,二者分別對長光辰芯持股25.56%、10.22%。凌云光董事楊藝,也為長光辰芯的董事。曾任奧普光電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的王小東,現任長光集團總經理及董事。
來源:招股書截圖
此外,王欣洋直接持有公司27.36%股份,通過珠海云辰、珠海旭辰間接控制公司20.27%股份,配偶張艷霞直接持有公司1.91%股份,王欣洋夫婦直接及間接合計控制公司49.53%股份,為公司實際控制人。高瓴持股比例為1.5%,國投招商持股1.2%,CPE源峰持股1%。
然而長光辰芯和光機所的“羈絆”不只存在股東身份上。
根據招股書顯示。凌云光是長光辰芯成像芯片產品的客戶之一,2020年至2022年雙方關聯交易規模逐年增加,分別為488.29萬元、749.29萬元、837.44萬元。奧普光電歷史上也曾為長光辰芯客戶,2021年與長光辰芯的關聯采購額為4.96萬元,但2022年上半年,交易額已經為0。
在客戶關聯交易中還出現了長春長光奧閏光電的身影,該公司董事長、第二大股東為王小東、第三大股東為長春光機所。2020年-2022年關聯交易規模分別為,0.53萬元、249.98萬元、186.69萬元。
來源:招股書截圖
此外,長光辰芯主要從事芯片設計工作,一款CMOS芯片從設計想法變成產品,需要通過下游產業進行晶圓加工、陶瓷封裝殼、玻璃蓋片、光學鏡頭、后背系統和圖像處理等處理。這就表明,長光辰芯需要找一個合適的供應商。
根據招股書顯示,長光辰芯的主要供應商依賴于海外,例如高塔半導體、京瓷等。但其中也有國內的供應商,例如2016年成立的長春長光圓辰微電子。后者為長光辰芯、光機所等聯合成立的,專注于背照式CMOS圖像傳感器晶圓加工。
由此可見從創立到后續業務發展,長光辰芯始終離不開光機所。
產銷率下降,加碼醫療器械
拋開光機所的“光環”,來看看長光辰芯自身的業務實力究竟如何。
當長光辰芯剛成立時,困在研發和產品如何布局的問題中。王欣洋帶領團隊對國內市場進行了充分調研,最后將目光鎖定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高性能CMOS圖像傳感器的研發和產業化。
長光辰芯瞄準的高性能 CMOS圖像傳感器工業相機、科學相機、專業相機等成像設備至關重要的元器件。這條賽道長期被國外壟斷。
成立不到兩年,在2014年3月,長光辰芯發布了一枚長167.6毫米、寬30.1毫米的CMOS圖像傳感器GMAX3005,可以提供1.5億像素黑白影像。此后,長光辰芯先后攻克了低噪聲全局快門像素設計、背照式芯片制造等多項核心技術,發布一系列CMOS圖像傳感器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