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11月17日訊 作為濟南的科創高地,歷城區積極搶抓新一輪產業變革,全面落實“科創濟南”和“數字經濟引領”戰略,搶占數字經濟的風口。2022年,歷城區描繪了構建“超算數字經濟生態創新圈”的藍圖——以濟南智能傳感器產業園為引領,組建微電子研究院,落地和普威視、希爾能源等重點項目,大力發展微電子、通信電子、電力電子和未來信息科技等產業,全力打造千億級產業規模的“超算數字經濟生態創新圈”,為濟南數字經濟產業達到萬億級規模提供強力引擎。日前,記者走進濟南歷控微電子有限公司,看“專業化公司+市場化產業基金+超算研究院+特色產業園區”四位一體的發展模式下,“創新圈”如何帶領歷城區在數字經濟領域“脫穎而出”。
“依托‘超算中心’和‘公共中心’雙心驅動力,我們將濟南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劃分為數字產業區、院校聚集區、環山創新區和數字應用+未來生活區四大片區,擁有超算中心、山東省科學院、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等3家高校及重點實驗室、5家科技研發機構和2個公共服務平臺等高端創新平臺,為發展數字經濟提供了良好的‘智力’支撐。”濟南歷控微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凱介紹,自2019年投入使用以來,“超算數字經濟生態創新圈”內最核心的超算中心“大科學裝置”算力達到了每秒百億億次,在全世界范圍內處于領先水平,成為這一數字經濟高地的“核心大腦”。
記者了解到,作為歷城區第一個M0新型研發用地項目,2022年春季全省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在濟南智能傳感器產業園舉行,園區主要聚焦了汽車電子、工業生產、消費電子、智慧家居、環境監測五大應用領域,重點發展MEMS智能傳感器,通過引入和培育傳感器研發、設計、制造、封測及創新應用企業,打造成為百億級的微電子產業集群。
目前,濟南智能傳感器產業園中區齊魯智芯輕量化生產制造中心順利實現“正負零”節點目標,預計2022年年底實現部分投產。濟南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北區中關村國家實驗室濟南基地預計2022年12月底竣工驗收完成。智能傳感器(濟南)創新中心產業展廳已裝修完畢,公共服務場所已投入使用。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南區集成電路產業綜合生產基地預計2022年12月底竣工驗收完成。“其中,濟南超算中心科技園一期項目從拿地建設,到交付使用,僅用時108天,刷新了‘歷城速度’。”張凱說。
“創新圈”,不只是以數字經濟為指向的創新高地,更是以綠色為底色的生態之城。14平方公里的范圍內,五山環抱,移步換景。“超算中心”以外,北寺山、玉嶺山、大虎山等山景連片,“創新圈”片區“公共中心”布局政務服務、商業服務、文化休閑等多樣化的功能業態,讓企業和人才不僅能“請得來”,還能“留得住、能發展”,構建起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生態體系。
截至目前,“超算數字經濟生態創新圈”已和普威視、華工科技、中拓科技、半導體協會、離婁科技、中興協力、山東微感、華信通訊等10個項目簽約,洽談中的項目超過20個。智能傳感器(濟南)創新中心已入駐3家企業,11家意向企業即將入駐。
展望不久的將來,歷城區將堅持規劃引領、產城融合,推動數字經濟產業聯動發展,加快打造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新高地和高端數字經濟產業集聚地。2025年,“超算數字經濟生態創新圈”將實現50家以上優質龍頭企業和10家以上科研平臺落地,新增就業崗位30000余個,納稅總額達到50億元,數字經濟集群產業規模突破千億,一幅具有歷城區特色的數字經濟產業新生態藍圖躍然紙上。(本網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