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接“最強大腦”,激活“院士經濟”。11月21日,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君領銜的分布式光纖傳感項目和兩個平臺基地同步落戶錫山。區委副書記、區長顧文浩出席簽約儀式并致辭。區領導葛敏、陶波、張琳參加活動。
近年來,錫山深入實施“科技創新突破年”活動,高起點推進“一廊兩區、雙核多點”科創產業布局,研究制定錫山英才計劃3.0版。林君院士團隊分布式光纖傳感項目落戶,是錫山與大院大所合作的重要成果,也是推動高層次人才“智匯錫山”的生動實踐。
林君院士現任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部學部長,國家地球物理探測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育部地球信息探測儀器重點實驗室和國土資源部地球探測技術及儀器重點實驗室主任,長期從事地球物理探測方法、儀器裝備自主研發及其工程化應用,取得了系統性和創新性成果,推動了我國地球物理探測技術的進步。團隊核心成員包括吉林大學“唐敖慶”領軍教授、吉林省第三批高級專家、吉林省高校首批“學科領軍教授”段清明,吉林大學“唐敖慶青年學者”、教授蔣川東等。
此次簽約落戶的林君院士團隊分布式光纖傳感項目,以“高靈敏分布式光纖聲波傳感系統”工程化與應用為切入點,面向智慧城市及共性產業技術重大需求,通過促進DAS核心技術與位置感知、智能識別、云計算、空間大數據等地球物理探測技術的深度融合和創新賦能,在電網基建、城市管廊、油氣能源基建、海底纜線、交通基建、城市安防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市場,將助力錫山先進感知產業生態和智慧城市建設。
顧文浩對項目的成功落地表示祝賀。他說,林君院士團隊分布式光纖傳感項目落戶錫山,是“最強大腦”與“硬核產業”的激蕩碰撞,也是人才發展與產業創新的雙向奔赴。錫山將始終秉持“科學家至上”的理念,“一院一策”“一所一策”支持林院士團隊項目在錫山創新發展。同時,積極發揮“院士經濟”在賦能產業“換道領跑”中的重要作用,以專業級的產業平臺、全周期的孵育模式支持更多科學家轉型企業家,促進人才集聚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人才成長與產業提升同向共進。
林君院士介紹項目的發展方向、行業布局,以及產品應用領域、技術優勢和市場競爭力。他表示,錫山產業基礎雄厚、投資環境優良、市場空間廣闊,團隊將以此次合作為契機,充分發揮自身科研優勢,與錫山開展更深層次、更寬領域的溝通合作,在產業發展、高端智力引進、創新成果轉化等方面優勢互補、協同創新、資源共享、互利共贏,為推進雙方交流合作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發展作出更大努力。
會議還舉行授牌、揭牌儀式,林君院士被正式聘請為“錫山區高質量發展顧問”,地球物理探測儀器(長三角)產業化研究平臺、智能感知儀器(長三角)人才培養基地揭牌成立。
地球物理探測儀器(長三角)產業化研究平臺揭牌。該平臺將致力于開展關鍵共性技術的基礎性研究,提高原始創新能力,推動地球物理儀器行業的整體進步;同時加快成果轉化步伐,助推錫山成為地球物理探測儀器新技術、新成果的聚集地、孵化器和輻射源。
智能感知儀器(長三角)人才培養基地揭牌。該基地將聚焦產業所需、企業所求,充分發揮吉林大學的資源優勢和引領作用,探索和完善智能感知領域人才培養的全鏈條體系,為錫山人才招引發揮重要作用。
當天,林君院士一行還參觀了長三角集成電路工業應用技術創新中心、鄉鎮企業博物館,并到宛山湖生態科技城實地考察,詳細了解宛山湖生態科技城開發建設、產業布局、科創載體等情況,謀求與錫山全方位、多領域的合作。
扎實的產業基礎,活躍的民營經濟,濃厚的科創氛圍,筑就錫山發展的底色。今年以來,全區入選國家級重大人才項目13個、數量創歷年新高;1—10月,全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1027.24億元、同比增長8.8%,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數達390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申報1480家,均較去年有大幅增長。
從基礎科學到前沿科技,一批大院大所正在進駐并集聚在這片熱土上。讓高校院所“硬科技”變為產業“金實力”,錫山積極搭建“連心橋”,為產業創新發展積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