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地兼顧吸引力和實用性,合肥國際傳感智造港一是堅持互聯智能原則,打造創新現代的園區氣質。高效推動“工業上樓”,找到更多“向上的力量”,讓企業在高層標準廠房高效生產、便捷辦公,降低企業用地成本,通過高效垂直運輸強化企業分工協作,加速產業集聚,形成具有“工業4.0”產業氣質的城市形象,增添創新、現代、互聯、智能的科技感。二是堅持超級鏈接,打造串聯未來的生產格局。眾多“港中園”大多采用先進連廊、架空等形式,將廠區的研發中心、標準化廠房、研發廠房、綜合中心等功能設施進行串聯。三是堅持生態融合,打造交互共享的宜居生態。通過底層通廊與綠色通廊搭建園區慢行系統,設置大量退臺空間、庭院及綠色空間引入組團內,形成流動、現代、充滿活力的智能裝備園區空間,營造生態、綠色的傳感器智能制造產業園區,真正讓傳感器企業更有舒適感,發展的信心和活力更足,更好地沿著傳感器產業鏈進行技術創新和實力拓展。
值得一提的是,整個合肥國際傳感智造港既有現代化標準化的廠房,還可根據企業所需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在“招大引強”的同時,結合企業意愿進行廠房“量身定制”,實現產業載體功能同企業發展需要靈活匹配。
如何讓傳感企業因港而暖、依港而興、借港而飛?廬陽區精心筑巢引鳳,持續完善傳感器產業鏈招商圖譜,聚焦高端傳感器設計、制造和器件級、關鍵材料與設備等關鍵領域以及產業鏈缺失環節,引入一批優質企業,完善智能傳感器產業鏈條。同時,加快引進智能傳感器產業運行高端人才和技術團隊,在“港中園”中均配套辦公空間、生活便利區、人才服務區,并有專業團隊為入駐企業提供“一對一”精準服務,跟蹤走訪了解企業所需,盡可能為企業做好相關政策匹配。同時,積極為傳感器企業做大做強、項目建設、智能制造、開拓市場等方面,匹配政策資金支持。
未來,廬陽區將以打造通過打造合肥國際傳感智造港為契機,持續優化完善產業鏈,發揮“鏈主”企業帶動作用,推動技術研究、技術攻關、技術應用、成果產業化等全產業鏈條銜接,橫向擴展傳感器應用場景,縱向圍繞傳感器核心產業鏈進行延伸和布局,推動智能傳感器產業高質量發展。
(文:王凱 圖:廬陽區委宣傳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