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地承載上海集成電路“北翼”功能定位,加快推進汽車芯片公共性研發平臺、汽車芯片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等建設,日前,上海汽車芯片檢測認證公共實驗室揭牌啟用,這也是國內各機動車檢測平臺中率先開展建設車規級芯片檢測認證的公共實驗室。
汽車芯片檢測認證公共實驗室由上海機動車檢測認證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承建,可提供芯片功能及可靠性、功能安全、信息安全、失效分析等汽車芯片檢測服務。
在上海汽檢的汽車芯片檢測實驗室里,多臺設備正在24小時不間斷地運行。芯片檢測研究實驗室主管工程師劉力介紹:“我們當前開展的是車規級芯片的功率循環測試,根據相關的模型推算,在實驗室內部完成一周左右的測試時間,可以很好地模擬芯片裝車10年間的應用表現。”
汽車芯片耐久測試
目前,上海汽車芯片檢測認證公共實驗室已經建成針對車規級認證標準AEC-Q100的全套測試能力,擁有十萬級無塵凈化間、ATE等集成電路自動測試系統、超聲掃描顯微鏡等實驗檢測設備。
如何給芯片做體檢?在超聲掃描顯微鏡下,正常芯片上產生的白色斑駁就相當于我們人體的“病灶”。
芯片檢測研究實驗室主任助理張瑜一邊演示一邊向記者介紹:“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張圖片,是通過超聲波掃描顯微鏡拍攝的。通過這個測試,我們可以鎖定芯片哪個區域發生了損壞,這是屬于芯片的一個無損測試方式。就好比我們進行體檢過程中的第一步,先鎖定這個芯片的病灶在哪個位置。”
汽車芯片超聲波影像
隨著汽車“三智”不斷發展,全球汽車芯片市場不斷擴大。嘉定作為汽車生產制造的前沿陣地,對于汽車芯片的需求旺盛。
“從行業公布的數據來看,新能源車單車從2012年平均使用567顆汽車芯片增長至2022年平均使用1459顆。長期來看,芯片對于汽車的重要性會不斷提升。”張瑜說,“目前,上海汽檢已投入4000萬元以上的資金,建成2個高水平的汽車芯片實驗室,將通過打造中國特有的汽車芯片標準體系,建立一個系統化、自主可控的汽車芯片可靠性評估技術規范和檢驗檢測認證服務體系。”
汽車芯片功能檢測
上海汽檢方面表示,目前實驗室已服務包括泛亞汽車、上汽英飛凌等5家以上企業,進行了10款左右芯片產品的檢測驗證。未來,實驗室將繼續深耕檢測技術研究,建立完整的車規級審核評價能力和一站式審核評價服務平臺,與上下游產業伙伴共同賦能國產芯片,推動國產半導體產業的高速發展。
下階段,汽車芯片檢測認證公共實驗室將通過建設六大平臺:集成電路測試服務平臺、第三代半導體測試服務平臺、汽車專用傳感器芯片測試服務平臺、多芯片模組測試服務平臺、汽車被動組件測試服務平臺和芯片失效分析服務平臺,為芯片企業和汽車企業提供從研發到驗證到失效分析溯源的完整服務能力,并實現芯片性能測試、芯片測試技術及設備開發、標準研究、芯片可靠性和一致性評估、混響室等芯片集成驗證,推動長三角汽車芯片檢測能力互聯互通,測試資源共享。
撰稿:李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