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傳鋒、黃運鋒等人一方面提出了多體GHZ悖論的普適構造方法;另一方面在自主研發的“beamlike”型糾纏源基礎上,巧妙設計出“三明治”型糾纏源。這種新型的糾纏源具有更好的對稱性,從而使糾纏光子對的符合效率達到0.29,糾纏度達99%,同時亮度達到每毫瓦泵浦每秒可發射2000對的水平,這些指標超越了此前所有多光子實驗中的報道。由此研究組制備出的六光子GHZ態保真度高達88.4%,創造了世界最高水平。研究組在以上基礎上最終實驗驗證了六光子GHZ型非局域性。
審稿人評價本項工作為多光子實驗的保真度和亮度設立了新標準。本成果對量子通訊網絡、量子計算和量子物理基本問題的研究都將帶來極大的促進作用。
論文的第一作者為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博士研究生張超。該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科院和教育部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