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制造業是‘主戰場’”。在2月18日舉行的廣東“新春第一會”——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創新驅動發展分論壇,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涂高坤透露,2023 年,全省規上工業企業營收突破 18萬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突破 4萬億元,高技術制造業、先進制造業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 29.4%、55.7%,為發展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打下堅實基礎。其中,工業投資和工業技改投資分別增長 22.2%、22.4%,分別創下 18 年來、6 年來最快增速。
涂高坤在發言中總結,去年以來,省工信廳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堅持制造業當家, 在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上大步向前,其中主要表現在:工業基礎更加雄厚、新興產業規模更上一層樓、發展動力潛力更為強勁。
“全國每 4 輛新能源汽車就有 1 輛廣東造,每 3 臺工業機器人就有 1 臺廣東造。”涂高坤在發言中指出,新興產業方面,包括半導體與集成電路、新能源、前沿新材料等在內的 10 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2023年營收將近 3 萬億元,增加值增長 9.2%,增速接近同期 GDP 的兩倍,成為廣東經濟增長的新引擎。500 強、“鏈主” 、單項冠軍、專精特新、上市公司等優質企業數量穩居全國前列。獲批組建國家地方共建新型儲能創新中心,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增至 5 家, 占全國六分之一。
“一是必須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拓展產業發展新空間。二是必須將堅持制造業當家、建設制造強省‘ 一張藍圖繪到底’。三是必須加快發展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不斷壯大新質生產力。”涂高坤在會上重點指出,過去一年,廣東高質量建設制造強省取得新成效。作為堅持制造業當家、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落實者、參與者和推動者,以上三點他有深刻體會。
涂高坤重點提到,去年以來,省工信廳、發改委、科技廳等部門陸續修訂印發 20 個戰略性產業集群行動計劃,這次大會印發 5 個未來產業集群行動計劃。接下來,省工信廳將抓好落實,重點做好創新強核、產業筑基、企業培優、數智賦能四項工作。
最后,涂高坤在發言中透露,在產業筑基方面,要加快建設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搶抓新風口,推動半導體與集成電路、智能機器人、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成規模、上層次,迅速釋放新動能。數智賦能方面,將會同有關部門適度 超前規模部署 5G、算力基礎設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車聯網、千兆光網等新型數字基礎設施。
采寫:南都記者 張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