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貫徹黨和國家有關科普相關的重要文件精神及工作部署,傳播儀器學科技術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助推儀器儀表領域科技資源科普化解讀和傳播,培育和提升儀器學科技術相關的優質科普內容及科普創作能力,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聯合各相關單位將繼續開展2025年度“大家說儀器”科普創作大賽,歡迎儀器儀表相關科技工作者、感興趣的社會公眾圍繞“四個面向”主題(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積極參與,活動具體安排如下:
一、大賽組委會:
1. 主辦單位:中國儀器儀表學會
2. 承辦單位:長春理工大學光電工程學院、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工程訓練中心、中控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杭州市儀器儀表學會、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銳光凱奇(鎮江)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第二工業大學、長沙北斗產業安全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廣東省儀器儀表學會、重慶郵電大學、昆明市儀器儀表學會、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西安交通大學(按照附件3中賽區/賽道順序排列)
3. 聯合組織單位:參與大賽組織、傳播、對接轉化等工作的各省市科學技術協會;各省市科技、科普工作管理部門
4. 支持媒體:科普中國、光明網、《儀器儀表學報》、 INSTRUMENTATION、《學會》、儀器信息網(www.instrument.com.cn)、化工儀器網(www.chem17.com)、儀商網(www.lcdghf.cn)等
5. 聯合展播單位:琿春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宣傳教育中心、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中國計量大學逸夫計量博物館等科技場館、展廳。
二、參賽對象:
1. 主要面向儀器儀表領域高校、研究機構、企業及其專家學者、大學生、研發人員、工程師等廣大科技工作者,也歡迎儀器儀表用戶、中小學生等社會公眾參與儀器儀表科技應用、科學原理等相關創作。
2. 以個人或團隊形式參與均可,團隊參與不超過3人。
三、活動時間和方式:
1. 推薦、初賽環節(活動發布日-8月31日):該環節主要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普教育基地、地方學會、專業分會等機構負責牽頭承辦和組織,分為8個地區分賽區和3個主題賽道,參賽者可通過設在“科普中國”官網本大賽參賽作品申報平臺,在線提交作品。
同時,該環節歡迎參賽者(個人、團隊)自行報名,也歡迎本大賽聯合組織單位、支持媒體、各省市儀器儀表學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專業分會向大賽推薦參賽作品,并鼓勵有能力、有意愿的相關單位聯絡大賽組委會,可參與各賽區/賽道的聯合承辦。
2. 決賽環節(9月1日-10月15日):該環節由本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牽頭,負責組織大賽評審委員會對各賽區推薦作品進行評審,評選出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并公示評選結果、發放獲獎證書、對接傳播出版、合作交流、獎項推薦等活動和機會。
四、參賽內容:
1. 以科普(短)視頻為主要表達形式,兼顧圖文類、其他類。
2. 參賽作品選題范圍等具體要求參見附件1<大賽活動方案>;參賽作品評價標準參閱附件2 <主要評審指標>。
五、參賽作品申報參與流程:
1. 本賽事為公益性賽事,不收取任何參賽費用。參賽作品申報平臺設在中國科協主辦的“科普中國”官網(也是本大賽唯一的作品申報提交平臺),作品申報鏈接:https://zhengji.kepuchina.cn/?collect_id=26;請點擊“申報入口>參與申報”按鈕提交參賽作品。
2. 初賽環節,創作者、作品推薦單位可以根據各自所在地域或創作主題選擇一個賽區或主題賽道報名,詳見附件3<賽區及賽道的承辦機構聯絡表>。
3. 決賽環節,由各賽區向大賽組委會推薦,不接受參與作品的自行報名。
六、組委會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