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動粵芯三期項目建設,力爭2024年當年實現固定資產投資40億元以上,確保三期2024年建成投產。”2月18日,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在深圳舉行。粵芯半導體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衛現場發言時透露,同時還將加快四期項目規劃和申報,在國內集成電路制造領域塑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廣東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
“在會議開始前,我參觀了場外的科技成果展,省級和21個地市創新成果琳瑯滿目,有上天的火箭,有AI繪畫的機器人,引人駐足、振奮人心,我們粵芯也要努力加強創新,明年科技成果展把我們芯片創新、工藝創新展示出來。”陳衛感慨道。
早在六年前,陳衛剛回廣州創辦粵芯,那時廣東本土集成電路制造產業才剛剛起步。“六年來,粵芯從‘小步快跑’到‘快速迭代’,這得益于廣東省優良的營商環境,龐大的市場主體創新活力和各級領導干部的務實擔當,廣東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進入了快車道。”陳衛說。
粵芯還積極承擔國家和省重點研發計劃,強化科研機構成果快速產業化能力,可有效服務國內模擬信號鏈、電池/電源管理、人工智能、汽車、泛新能源等領域的專用芯片制造需求。
通過既有項目高速度、高品質的投資、建設與運營,粵芯已形成千人級規模的專業團隊,建立了完備的技術研發、儲備和知識產權體系,與多家業界頭部客戶建立長期合作,得到了業界的充分認可。
“我們也積極發揮集成電路產業鏈鏈主及龍頭企業的帶動力,累計引進了150家左右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陳衛說。
力爭今年實現固定資產投資40億元以上
“下一步,粵芯將加快產能建設,推動企業能級躍升。”陳衛表示,將按照國家戰略布局和規劃,主動響應工業和汽車芯片市場的需求,加快推動粵芯三期項目建設,力爭2024年當年實現固定資產投資40億元以上,確保三期2024年建成投產。同時加快四期項目規劃和申報,在國內集成電路制造領域塑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在加快自主創新,拓寬企業技術護城河方面,陳衛表示,將更加重視研發投入和人才引進,加強和省內大學及科研機構產學研合作,暢通產學研深度融合機制,提前布局硅基光電子特色工藝,緊盯國際趨勢,加強前瞻性特色技術開發。
此外,粵芯還將聯合國內優勢資源和專業領域院士團隊瞄準當前熱點領域,加快工藝和產品研發,創建國家產業創新平臺,培育新的產業集群,為廣東引領人工智能產業、光電產業提供重要支撐。
為協同打造產業鏈生態,融合形成新質生產力,陳衛表示,將推動“汽車與芯片、新能源與芯片”雙鏈協同,深度挖潛、雙向賦能;加快國外高端人才引進和國內人才培養,推動人才聚集;開放寶貴的產線資源,為國內裝備材料提供量產驗證場景,提升國產化設備利用水平,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粵芯很榮幸為廣東集成電路制造產業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陳衛表示,粵芯半導體將迎難而上,堅韌成長,積極做好產能布局、技術研發和生產運營,全力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規模最大、產品線最豐富、體制機制最具創新活力的芯片制造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