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智能傳感器高質量發展相關情況。
傳感器作為物聯網的基石,是實現萬物互聯的關鍵技術之一。最新批復的《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中賦予了廣州市“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的功能定位,物聯網、智能傳感器產業是未來夯實廣州先進制造業發展的重要一環。廣州市將通過省市政策組合拳打造物聯網及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高地,且目前相關產業發展已初見成效。
增芯項目已建成國內第一條12英寸智能傳感器及特色工藝晶圓制造產線
省市協調發力,助力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
廣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加快推動廣州市智能傳感器、光芯片及物聯網產業高質量發展,多次圍繞傳感器產業進行研究部署,支持廣州聚焦發展智能傳感器和成熟特色工藝,全力推進廣東傳感器產業發展。廣州也將通過出政策、搭平臺、建體系、優服務,全力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物聯網及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高地。
9月24日,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廣州市人民政府聯合印發了《關于支持廣州市智能傳感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廣州市也先后出臺了《廣州市推動物聯網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8年)》、《廣州(增城)智能傳感器產業園發展規劃(2024-2035)》等相關規劃文件,將推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物聯網技術創新策源地、物聯網產業發展高地、物聯網創新應用示范地、智能物聯網之城。規劃建設高端、高質、高新的廣州(增城)智能傳感器產業園,聚焦MEMS特色工藝核心優勢,著力打造產業生態齊全、集聚效應明顯、產業能級高端的大灣區智能傳感器產業集聚區,助力加快建設制造強省。
廣東省科技廳支持廣州市有條件的企業聯合省內高校、科研機構組建創新聯合體,開展傳感器產品及其上下游產業鏈核心技術攻關;啟動“芯片設計與制造”戰略專項新一輪的指南編制工作,重點關注智能傳感器方向。廣東省政數局全力推進開源鴻蒙生態建設、技術試點應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進智慧城市應用示范,為廣州物聯網產業創新和升級、進一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保障。
產業加速布局,多項目已落地投產
在物聯網領域,廣州以番禺、海珠、增城、黃埔為主戰場,聚焦數字城市、智能制造、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家居等領域率先應用,加快推進智能傳感器省級特色產業園等平臺建設,全市累計建成5G基站超10萬座,部署了華南唯一國際IPv6根服務器,建成了華南唯一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初步形成了“上游-感知識別、中游-網絡傳輸、下游-平臺及應用服務”的物聯網全產業鏈體系。
在半導體與集成電路領域,廣州初步形成了以黃埔為核心,南沙、增城為兩極的“一核兩極多點”產業布局,擁有泰斗微電子、高云半導體、安凱微、慧智微、廣芯封裝、興森快捷、新銳光掩模等行業領先企業,粵芯、增芯、芯粵能、芯聚能等項目持續強化“廣東強芯”廣州特色。
增城區邊規劃邊建設智能傳感器產業園,目前已引進產業項目21個、總投資681億元,預計年產值/營收超400億元。接下來將聚焦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加快引進全產業鏈項目,預計到2030年累計集聚產業生態重點企業100家,產業規模超600億元;到2035年,智能傳感器生態企業達到500家以上,形成千億級智能傳感器產業集群。
據悉,增芯在廣州市增城區(廣州東部中心)已建成國內第一條12英寸智能傳感器及特色工藝晶圓制造產線,規劃月產能2萬片。該項目自今年6月28日啟動通線投產以來,設備調試、良率提升等各項工作進展順利;8月10日首批產品下線良率99.7%,已通過168小時高溫可靠性測試,滿足量產標準。截至目前,已下線1000片晶圓,正在進行1000小時可靠性測試。下一步將正式量產,預計2024年產品按客戶訂單下線10000片。
廣州機智云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機智云數智化解決方案,已廣泛覆蓋家居家電、能源電力、紡織印染、智慧農業等多個細分行業,累計服務超過2萬家制造企業,助力其提升生產效率、優化管理模式,加速智能化升級。機智云物聯網自助開發平臺已服務37萬物聯網開發者,有效簡化傳統制造企業融入物聯網的復雜過程,顯著降低了轉型成本和風險,使中小企業能夠輕松跨越數字鴻溝,促進制造業新質生產力提升。
南方網、粵學習記者 何敏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