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被稱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里的“神經元”,也是物聯網的關鍵零部件。最近幾年,新能源車生產、工廠智能化改造、城市更新加快步伐都帶來大量的傳感器需求。在鄭州傳感器產業最集中的智能傳感谷里,記者轉了一圈,發現這樣的小型供需對接會隨時都在舉辦。
然而,過去一段時間,鄭州當地所生產的傳感器研發周期長、迭代速度慢。面對新一輪的傳感器應用大爆發,鄭州如何抓住機遇乘勢而上?一類新型科研機構在當地悄然生長。
在新設的河南省智能傳感器產業研究院里,記者留意到一個有意思的細節:盡管大家身著同一種工服,但名牌上的這排小字卻不盡相同。有的是傳感器企業的,有的是大學的,有的是物聯網公司的,還有的來自行業協會。
新型科研機構打開了從“0”到“1”的窗口,但為了讓新產品加速上市,還需要破解從“1”到“100”的難題。在政府引導下,一條擁有100多套高端精密制造設備的中試產線將通過產業聯盟的方式實現共享共用。
今年一季度,鄭州規模以上傳感器及相關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6%,發展步伐進一步加快。越來越多的傳感器企業正在向高技術制造業進階,向新技術領域進發,向高端市場進軍。
1—4月我國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同比增長21.7%
記者從國家郵政局獲悉,1—4月,我國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累計完成569.5億件,同比增長21.7%。其中,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508.1億件,同比增長24.5%。
《成渝綜合交通標準體系》發布
交通運輸部聯合市場監管總局、重慶、四川近日聯合發布《成渝綜合交通標準體系》,圍繞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運輸服務一體銜接、運行管理協同聯動3方面需求,共布局了50項重點標準。到2027年,成渝綜合交通標準體系基本建立。
全國最大海上光伏項目正式開工
5月19日,全國最大的海上光伏項目——中核田灣200萬千瓦灘涂光伏示范項目在江蘇連云港開工。項目總投資98.8億元,預計于2024年9月首次并網,在運行期25年內年平均上網電量22.34億千瓦時。
今年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中歐(亞)班列累計開行運量突破3萬標箱
記者從南京海關了解到,截至目前,今年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中歐(亞)班列累計開行運量突破3萬標箱,同比增長32.8%。班列覆蓋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中亞國家和地區,貨物涉及整車、家電、服裝、食品等100多個品種。
“國聘行動2024”雄安高質量發展專場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