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消費電子需求不振的背景下,面板業正在承受訂單與利潤的雙重壓力。4月,面板大廠群創光電再傳關閉南京廠,估計波及2400位員工。這是繼2023年底竹南廠百人離職后的又一組織調整。群創光電南京廠區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小尺寸TFT面板制造基地,為眾多國際知名手機、數位相機品牌進行生產。與此同時,5月14日,另一家面板巨頭夏普宣布,生產電視用大尺寸液晶面板的(土界)市10代面板廠「Sakai Display Product(SDP)」將在9月底之前停產,而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將進行減產,并考慮出售半導體事業以及智能手機用相機模組事業。
3月6日,光學和光子產品設計商和制造商 Lumentum 據稱將裁員 10%,作為全球重組計劃的一部分。據悉,該公司員工人數為7,500人,如果這一裁員計劃屬實,則意味著大約750人可能受到影響。
4月份,英特爾又開啟了新一輪裁員,主要是針對銷售和營銷部門的員工,具體人數不詳。早在2022年10月,英特爾宣布計劃到2025年削減100億美元支出來應對需求的明顯放緩,此后,英特爾已經進行了多輪裁員。
5月4日,自動駕駛汽車激光雷達傳感器制造商Luminar Technologies Inc. 宣布進行重組計劃,公司將轉向“輕資產”商業模式,計劃將解雇20%的員工,該計劃將立即實施。截至去年12月,該公司共擁有近800名全職員工,裁員將影響約140名員工。到今年年底完成后,運營成本將每年減少5000萬至6500萬美元。作為重組的一部分,Luminar還尋求部分或全部轉租其部分設施。
5月中旬,日本最大的雇主之一東芝宣布將裁員4000多人,東芝是DRAM和NAND內存、筆記本等領域的先驅,1985年,東芝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臺面向大眾市場的筆記本電腦。多年來其一直存在管理失誤的問題,2015年東芝因偽造財務報表遭受了日本有史以來最大的處罰,支付了73.7億日元(大約4700萬美元)的罰款,后來連年的經營不善,為了避免東芝破產,也使其被迫出售了該公司的“明珠業務”閃存業務,這也就是后來的Kioxia(鎧俠)。
嚴峻的人才危機與一波接一波的裁員潮,凸顯了半導體產業發展前景的復雜挑戰。
強者愈強,收購整合加速進行
近年來,隨著全球半導體產業格局的快速變化,收購整合浪潮更是愈演愈烈。一方面,受經濟下行、通貨膨脹等因素影響,部分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惡化,生存壓力加大,活不下去的可能直接破產,有價值的(命好的)可能會被收購;另一方面,頭部企業為了搶占市場份額、擴充產品線、加強技術研發,也紛紛加大了并購力度,馬太效應愈發明顯。
在EDA(電子設計自動化)領域,這一趨勢尤其明顯。EDA老大新思科技和老二Cadence今年進行不少的收購。新思科技:1月份,新思科技以350億美元收購EDA排行第四名的Ansys,引起業內的廣泛關注;3月,新思科技又宣布完成對 Intrinsic ID 的收購,Intrinsic ID 是用于片上系統 (SoC) 設計的物理不可克隆功能 (PUF) IP 的領先供應商。Cadence:1月份,收購 Invecas,加速系統涉及工程產品的實現。3月5日,Cadence表示將以12.4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其中7.44億美元為現金)收購BETA CAE Systems,后者生產用于分析汽車和噴氣設計的軟件。
而值得一提的是,在國內市場,EDA廠商的收購整合步伐也在加快。前幾年包括華大九天、概倫電子、思爾芯、芯華章都進行了多輪的并購整合。2024年有消息傳出,國內有幾家EDA廠商互相之間可能會有并購的動作。
氮化鎵(GaN)產業進入了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的新階段。1月11日,日本半導體大廠瑞薩電子發布公告稱,將以每股5.10美元的價格收購GaN廠商Transphorm,總估值約為3.39億美元。4月29日,Guerrilla RF公司宣布,已完成對Gallium Semiconductor整個GaN功率放大器和前端模塊產品組合的收購。值得一提的是,3月份,Gallium Semiconductor也釋放出了倒閉的信號。5月7日,Power Integrations宣布,他們收購了氮化鎵企業Odyssey Semiconductor的資產。
半導體測試設備類廠商也開始活躍起來。1月9日,普源精電發布公告稱,公司擬發行股份購買北京耐數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耐數電子”)67.7419%的股權。3月29日,是德科技宣布收購思博倫通信 (Spirent Communications),作價14.6億美元。5月底的消息,日本芯片測試巨頭愛德萬低調收購了 Salland Engineering 及其旗下的子公司Applic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