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獲悉,由國家通訊終端產品質檢中心(廣東)牽頭,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河南省計量院等聯合承擔的“信息終端電磁輻射自動化測試系統研發項目”成功入選國家檢驗檢測促進產業優化升級行動重點項目,是全國20個入選項目之一。
該項目將聚焦信息技術領域,協同攻關信息終端電磁輻射檢驗檢測關鍵性技術和儀器設備,破解信息終端核心測試技術“卡脖子”難題,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突破國外壟斷,攻克核心測試技術勢在必行。
據悉,國際社會通常用信息終端的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值,來衡量無線通信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所產生的電磁輻射對人體健康的影響。SAR值越低,電磁輻射被人體吸收的量越少,對人體產生的危害也相對較小。因此,世界各國政府相繼頒布了信息終端電磁輻射測試和限值的標準。
中國于2022年發布了強制性國家標準《移動通信終端電磁輻射暴露限值》。但是,一直以來,信息終端電磁輻射測試系統的核心測試技術主要被ART-Fi、MVG和SPEAG等國外公司所壟斷。隨著國內信息終端產品SAR檢測市場需求不斷擴大,攻克該核心測試技術難題成為必然選擇。
勇于揭榜掛帥,協同技術攻關,促進行業發展。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為貫徹落實《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圍繞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堵點、難點、痛點問題,以檢驗檢測協同創新推動產業創新,開展了核心測試關鍵技術和設備攻關。由國家通訊終端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廣東)牽頭、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河南省計量院聯合承擔電磁輻射領域核心測試技術攻關。
依托河南省計量院建設的“國家智能通信終端產品質檢中心(河南)”進入該技術攻關。該中心自2019年批準籌建以來,已建成智能通信終端產品的音頻性能、OTA性能、射頻性能和SAR的檢測實驗室,通過了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CMA)評審,具備了承擔質量監督抽查、行業產品性能測試、科研產品測試、新產品檢測、技術服務等工作的技術能力。
目前,已開展了行業標準制修訂、國家標準驗證等系列工作,與維沃、榮耀、華為等手機生產企業協同開展了SAR比對測試實驗,探討SAR檢測技術,支持企業對產品進行升級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