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儀表商情網報道 近日,一篇名為《深圳又一家明星企業老板失聯,4000人突然失業》的文章揭露了老牌代工商中天信電子員工遭遇欠薪情況。 臨近年關,制造業的欠薪情況也從中小代工商向一些大品牌的一級代工商轉移。同為大牌手機代工商,曾擁有輝煌的生產數額,中天信與今年年中倒閉的福昌工廠有所類似,而福昌的員工至今未討回欠薪。

一線代工商的倒閉背后所揭示的是中國擺脫“世界工廠”,產能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在這種需求下,國內的生產環境讓代工產業越來越無所適從。廉價勞動力曾是國外品牌在中國設廠的原因,國內品牌更是長期享受本土優勢。但從去年開始,這種優勢大幅減弱,國內人力成本大幅上升。
由于人力成本的急劇上漲,制造業面臨著許多新的壓力,轉型升級已經成傳統制造業走向現代化的重要標志。隨著自動化控制技術,機器人技術,數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制造業的生產方式開始轉變,從人口密集型到技術密集,未來的工廠將會越來越少人。一些發達國家很早就開始投入自動化技術去提升生產力。
深圳市經濟貿易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謝建民也提出,在當前產業轉型中,應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融合發展,將智能制造作為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計算人力成本與資源消耗,全面提升智能化應用水平,從而促使電子制造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