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儀表商情網報道 德國總理默克爾年輕時獲得過物理學博士學位。12日下午,在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一位女研究生問她:您覺得做科學家和做總理哪個更有挑戰性?
默克爾笑了笑說,這兩者當然有很大區別。人們對科學家的要求是經常要有新的見解,不能總是重復。但從政則是要經常重復,直到老百姓都明白了。坐在桌前冷靜地思考、探討科學問題,這是科學家經常要做的。但我現在這樣做的時候不多,而是經常要去基層考察,了解民意。
這是默克爾第9次訪華。12日下午,她一下飛機便從首都機場直接來到國科大,圍繞中德在科學、法律、經濟等領域的合作以及外交政策發表演講,并回答學生的提問。
中科院院長、國科大名譽校長白春禮在致歡迎辭時說,中科院高度重視與德國的科研交流與合作。自20世紀70年代與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開展合作以來,雙方通過建立青年科學家研究小組、出臺高端科技人才引進計劃、共建研究所和實驗室等模式,在諸多科研和教育領域開展了深入、持久的合作。中科院還與弗朗恩霍夫學會、亥姆霍茲聯合會、洪堡基金會等德國主要科研機構以及一批德國大型跨國企業建立了密切良好的合作關系,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教育部副部長郝平介紹,目前中德兩國高校已共同開展1100余個合作項目。截至去年底,在德中國留學生總數為35969人,在華德國學生總數為7536人。目前全德共有25所高校開設漢學或中國及東亞研究專業,304所德國中小學開設漢語課程或設立漢語學習班。中國共有102所高校開設德語專業,150余所中小學開設德語課程。去年10月默克爾總理訪華期間,德國聯邦教研部發布首個國別戰略——《中國戰略》,將對華科教合作與對話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