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制造業是廣東的第三大制造業產業,22年規模突破萬億,且增速明顯提升同比增長25.9%。
圖表24 2014-2022年廣東汽車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和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工業統計年鑒》
4)金屬制品業
金屬制品業是廣東的第4大制造業,22年規上企業營收規模在7000億以上,同比增長分別為1.3%。
圖表25 2014-2022年廣東金屬制品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和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工業統計年鑒》
5)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
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是廣東的第5大制造業,22年規上企業營收規模在7000億以上,同比增長為7.2%。
圖表26 2014-2022年廣東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和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工業統計年鑒》
03 廣東省制造業發展方向
1. 鞏固提升戰略性支柱產業
戰略性支柱產業主要是指產業關聯度高、 鏈條長、 影響面廣, 具有相當規模且繼續保持增長的產業, 是廣東省經濟的重要基礎和支撐, 對廣東制造業發展具有穩定器作用。
“十四五”時期, 新一代電子信息、綠色石化、智能家電、汽車、先進材料、現代輕工紡織、軟件與信息服務、超高清視頻顯示、生物醫藥與健康、現代農業與食品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 合計營業收入年均增速與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增速基本同步, 重點領域中高端產品供給能力增強, 穩固并提升廣東制造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地位, 進一步強化對全省制造業發展的基礎支撐作用。
2. 培育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戰略性新興產業主要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 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 成長潛力巨大的產業, 是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 具有前瞻性、 戰略意義突出、 附加值高、 技術先進、 增長潛力大、 產業帶動強等特征。
推動半導體與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前沿新材料、安全應急與環保、精密儀器設備等新興產業躍增發展,培育新增4—5個超五千億元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十四五” 時期, 保持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速 10% 以上, 加快部分重點領域在全球范圍內實現換道超車、 并跑領跑發展, 進一步提升廣東省制造業整體競爭力。
3. 謀劃發展未來產業
未來產業是基于前沿、 重大科技創新而形成, 尚處于孕育階段或成長初期, 代表科技和產業長期發展方向, 并將會對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要支撐和巨大帶動作用的先導性產業, 具有原創前沿引領性、 突破性、 顛覆性、 未來高成長性、 戰略支撐性、生態網絡屬性強等主要特征。
前瞻謀劃未來產業,積極培育塑造未來電子信息、未來智能裝備、未來生命健康、未來材料、未來綠色低碳等五大未來產業集群,在6G、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基因技術、深海空天等領域形成一批硬核成果,積極搶占產業發展戰略制高點。“十四”時期, 支持引領產業變革的顛覆性技術突破, 著力推動廣東省未來產業不斷開創新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