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深圳1月6日消息(記者 榮冀晴)近日,2024年度深圳市重點科技研發支持項目結果新鮮出爐,華力創科學(深圳)有限公司(下稱“華力創科學”)的“高性能光學多模態感知技術”項目成功入選。據介紹,光學多模態感知技術是可感知不同物理量,應用于多種傳感領域的傳感技術,可以一定程度上滿足目前具身智能行業發展過程中提高感知能力的需求。
工作人員進行傳感研究(央廣網發 華力創科學供圖)
目前,AI的信息處理能力已經日趨成熟。然而,阻礙人工智能與環境進行物理交互的“具身智能”難題尚未解決。具身智能指智能體(包括智慧生命與智慧造物)與環境的互動,其核心建立在對動態且多變物理世界的感知之上。
據業內人士介紹,機器獲得感知能力需要依靠傳感器,現有的傳感技術逐漸難以滿足具身智能在各細分領域的需求。例如,在力覺及觸覺感知領域,傳統的應變片式傳感原理存在一致性差、尺寸限制多的特點,制約了其應用場景及規模;在微距及位移傳感領域,常見的激光式傳感原理存在成本高、體積大特點,限制了其應用場景;在流場傳感領域,常見的熱式傳感原理無法實現矢量感知,無法得到高維信息。
另外,現階段各細分傳感領域所采用的底層技術繁多,逐一進行技術攻關難度大耗時長,具身智能的發展急需可用于多個感知領域的通用性底層傳感技術。
本次入選2024年度深圳市重點科技研發支持項目的“高性能光學多模態感知技術”是國際首創的基于光學的底層感知技術。據項目帶頭人、華力創科學創始人魚晨博士描述,該技術是一種基于光學的底層通用性傳感原理的技術,它以光電路線和光纖路線作為兩種光學載體,通過對材料的納米級微應變測量,從而完成對力覺、觸覺、微距、風場、分布式應力和分布式溫度等多種物理量的傳感。
“高性能光學多模態傳感技術可為各傳感領域帶來突破性發展。”魚晨說,在力傳感器領域,該技術將首次實現“單一芯片及多維力傳感器”的芯片級多維力傳感器,從而滿足人形機器人、手術機器人等行業的微型力傳感需求;在位移傳感領域,該技術將首次實現低成本的納米級位移分辨,滿足智能制造、精密加工等行業的需求;在流場傳感領域,該技術突破性實現厘米級矢量流場傳感,滿足精密儀器、大型設備等行業的需求。
魚晨表示,“未來,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對高性能光學多模態傳感技術的研究,專注于智能傳感方案開發,為產業帶來更頂級的智能傳感解決方案,充分發揮智能傳感在具身智能領域的關鍵作用,為新質生產力的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