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方面,青島推出了《青島市精密儀器儀表產業園發展若干政策》,加速優質項目集聚、支持企業規模化發展、支持企業加強科技創新、鼓勵產品推廣應用等,對儀器儀表產業給予大力支持。通過政策引領,“龍頭”帶動,截至目前,該產業園所在的青島高新區已匯聚海克斯康、佳明測控、嶗應海納光電等重點企業近30家,形成各類企業梯次成長的良好趨勢。
厚植生態沃土
“我們調研發現,海洋儀器儀表、化學分析儀器、環境監測儀器等領域的中小微企業、創客群體在研發過程中有很多‘缺項’,需要完善全過程、全體系的服務。”青島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天傳說,為幫助企業解決各類研發痛點,青島市科技局不斷厚植生態沃土,專門設立了大型科學儀器共享服務平臺、眾創儀器公共研發服務平臺等,發布轄區內大型科學儀器共享資源及檢驗測試服務項目資源,推動全市大型科學儀器開放共享,幫助企業解決研發問題。
青島市科學儀器創新孵化公共研發平臺就配備了50余臺(套)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加工設備,可以滿足科學儀器多個領域企業從產品研發到中試再到工程化開發等各階段制造服務需求,能夠精準解決企業痛點問題,縮短產品研發周期。
坐落在青島高新區的磐維科技(青島)有限公司是該平臺的受益企業之一。“我們一款關鍵零部件屬典型的薄壁零件,兩側對稱,最薄處為淺凹槽底部,剛性差,對整體表面粗糙度、兩側面平行度要求都很高。”公司總經理李培亮告訴記者,加工該零部件需要使用特殊刀具,企業自行處理難度較大且成本較高,他們利用平臺提供的特制夾具和多種特殊刀具解決了難點問題,“依托平臺,我們已成功孵化并轉化多項優質科技成果,累計獲得知識產權授權37項;2024年提供對外服務120余次,服務企業40余家”。
青島還不斷厚植產學研沃土,讓更多“創新花”結出了“發展果”。青島引導企業與本地29所高校和駐青科研院所,在儀器儀表相關領域開展廣泛的產學研合作,同時,與中國計量院、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電子科技大學、山東大學、浙江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等科研院所及高校,保持著長期技術交流與合作,促進當地企業及高校院所在海洋儀器、太赫茲技術、電子測量儀器、集成電路晶圓測量等領域取得了不少前沿突破。
“2017年,伴隨著齊魯工業大學和山東省科學院整合組建,我們所與齊魯工業大學展開了更加緊密的產學研合作。”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科研處處長王波說,現在所里有200多名科研人員有雙重身份,既任職于海儀所,同時也是齊魯工業大學的老師。
在致力搭建服務平臺、深入開展產學研合作的過程中,青島還圍繞資金、市場、中介組織等各方面形成了全面且有活力的產業生態,促進了儀器儀表產業集群化的協同發展。
“未來青島還將繼續強化政策支持,完善產業配套,優化營商環境,重點培育一批細分領域隱形冠軍,不斷塑強儀器儀表產業集群發展優勢。”劉大川表示。(經濟日報記者 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