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青島市科學儀器創新孵化公共研發平臺就配備了50余臺(套)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加工設備,可以滿足科學儀器相關領域企業從產品研發到中試,再到工程化開發等各階段制造服務需求,能夠精準解決企業痛點問題,縮短產品研發周期。
青島著力搭建優質產業載體,出臺精密儀器儀表產業園發展若干政策,加速優質項目集聚、支持企業規模化發展、支持企業加強科技創新、鼓勵產品推廣應用等,對儀器儀表產業給予大力支持。
行業協會是服務產業的重要平臺,也是集群發展促進機構。青島儀器儀表行業協會自成立起便聚焦從建立儀器儀表行業研發服務平臺、打造儀器儀表行業企業創新孵化平臺、建設儀器儀表產業園區、組建儀器儀表產業基金等方面發力,通過“協會+園區+基金”的模式推動行業技術創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協會所依托的青島創盛儀器儀表產業園,成立3年多來逐步構建起從基礎器械到高端精密儀器研發,再到封裝檢測全流程生態體系,已集聚行業優質企業42家、年產值近5億元。
儀器儀表產品研發驗證周期相對較長,平均需要3年至5年,如何幫助企業順利跨越“達爾文之海”?青島創盛儀器儀表產業園的股東高創資本組建了規模1億元的儀器儀表產業基金,同時設有規模1000萬元的產業園專項孵化基金,通過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支持產業園探索持股孵化的發展模式。在基金助推下,園區大力開展“源頭招商”,對接高校院所早期科研成果。目前,已陸續對接北京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一批科學儀器領域的科研成果項目,其中大部分為填補國內空白的技術項目。
截至目前,青島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已服務重點企業、高校院所300余家次,推動合作成果轉化30余項,推廣創新產品170余項,新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300余人。
站上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這一新的起點,青島將繼續強化政策支持,完善產業配套,優化營商環境,不斷塑強儀器儀表產業集群發展優勢,將青島打造成為全國儀器儀表創新示范窗口,為儀器儀表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青島樣本”。
民企提問,金融機構答題著力破解政金企信息不對稱,加大金融政策、信貸產品等宣傳推介力度,實現民營企業金融服務直達快享。
金融服務民營企業調研活動由市委金融辦、市民營經濟局、人民銀行青島市分行、青島金融監管局聯合主辦,通過實地調研、座談問診及政策宣講等環節,四個調研組將深入了解企業發展訴求,對企業、項目存在的融資困難進行“金融問診”,需協調解決的事項進行現場辦理。同時,各金融機構還派出“精兵強將”向民營企業介紹最新金融政策、信貸產品、融資方案、典型案例等,提升企業獲取金融服務、運用金融產品的能力和水平。
“調研活動僅僅只是第一步,”市委金融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青島市還將全面梳理調研活動過程中存在融資困難的企業、項目,建立“三應三盡”工作臺賬。對尚未獲得金融服務的企業,納入“應納盡納”企業臺賬,匹配銀行機構開展對接服務,指導企業進一步完備相關手續,盡快達到審批條件、提交審批材料;對已經提交審批材料、尚未獲得審批結果的企業,納入“應批盡批”企業臺賬,推動市、區(市)兩級銀行機構開展并聯審核,簡化審批環節、優化審批流程、加快審批進度,盡快確定能否授信和具體授信額度;對已經獲得授信審批、尚未完成放款的企業,納入“應放盡放”企業臺賬,根據項目建設進度和企業用款計劃,督促銀行機構及時投放。
多方合力,同向發力,“加碼”服務民營企業,為其發展添活力正成為青島金融業的共識與共同行動,金融機構紛紛發力,通過創新產品與服務模式,精準對接民營企業多元化需求,力促更多金融“活水”流向民營企業。截至今年2月末,全市民營企業貸款余額達8174億元,占全市貸款的25.1%。(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孫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