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陷在“低價競爭”的泥淖里不是出路,如何從價格維度向價值維度重構競爭格局,是一項艱巨的課題。
三家廠商分別從在地化生產、供應鏈整合、價格策略上給出“突圍”的答案。
01、本地化生產降本
-
優利德:越南工廠投產實現東南亞 7 天交貨周期,關稅成本降低 12-15%,2025 年一季度海外收入增長 3.53%。
-
鼎陽科技:馬來西亞基地利用東盟自貿區政策,零部件進口關稅降至 5% 以下,產能提升 300%。
-
普源精電:馬來西亞工廠 2024 年投產,預計 2025 年發貨量翻倍,物流成本下降 40%。
02 、供應鏈垂直整合
-
芯片自研:普源精電芯片成本較進口降低 60%,鼎陽科技 8GHz 芯片投產后毛利率提升至61.80%。(2025年一季度數據)
-
關鍵部件替代:申億精密等企業實現緊固件國產化,推動示波器結構件成本下降 20%。
03、價格分層策略
-
低端市場:優利德 500 元以下產品占據 63% 份額,通過 “設備 + 培訓” 捆綁銷售提升附加值。
-
中端市場:鼎陽科技 SDS6054 H12 Pro 示波器定價 15.9 萬元,較同類進口產品低 30%,主攻中小企業。
-
高端市場:普源精電 DS80000 系列(13GHz 帶寬)定價較是德科技同類產品低 40%,搶占國產替代先機。
從區域滲透到全球布局的市場反殺
01、東南亞市場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