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國際)機器人論壇暨廣東省機器人協會2015年年會在肇慶召開。與會專家表示,應重點加快本土機器人產業發展,并以滿足我省制造業轉型升級對工業機器人的市場需求為主攻方向。
廣東省日前發布《廣東省機器人產業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15年—201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目標到2017年底,建成3—5個各具特色的機器人產業基地,3個以上機器人產業技術(應用)研究院,培育50家以上機器人研發制造和系統集成服務骨干企業,10個以上知名自主品牌。
同時,機器人制造關鍵技術和核心部件自主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機器人產品銷量占廣東年度新增銷量的50%以上,機器人全行業發展規模達到600億元,年均增長25%,帶動智能裝備產值達到3000億元左右,總體發展水平進入全國前列。
機器人使用成本為人工的23%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廣東省委員會副會長羅丙志引用有關統計表示,機器人使用成本為人工的23%。“中國目前仍然是世界制造中心,特別是廣東,機器人市場非常龐大,廣東發展機器人可以說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
“在人口紅利減少、制造業亟需轉型升級的背景下,機器人產業必須加快發展。”蘇州大學機電學院院長孫立寧說。對此羅丙志表示贊同,“逐步用機器人從事生產制造,在普遍提高效率的同時,也把人力從一些不適合的環境中替代出來”。
“雖然目前我們有引進國外的高端機器人,與之合作也對加快技術發展有積極作用,但應注意避免出現國外的先進技術和裝備替代我國工人的情況。因此,要加快本土機器人產業的發展。”省經信委技術創新與質量處調研員李新星則介紹,接下來廣東將重點加快培育發展機器人產業,以滿足我省制造業轉型升級對工業機器人的市場需求為主攻方向。
根據《行動計劃》,將重點突破機器人關鍵核心技術并形成知識產權,培育一批機器人自主品牌和知名系統集成服務商,努力將我省打造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機器人制造業重要基地和全國機器人示范應用先行省。行業規模上,到2017年,我省機器人全行業發展規模計劃達600億元,年均增長25%,帶動智能裝備產值達到3000億元左右,總體發展水平進入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