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發布《“工業4.0”標準化路線圖》,提出有待標準化的12個重點領域,包括體系架構、用例、概念、安全等交叉領域、流程描述、儀器儀表和控制功能、技術和組織流程、數字化工廠等。2015年4月發布的《工業4.0實施戰略》為工業4.0概念提供直觀展示,同時也將需要制定的標準數量進一步聚焦到網絡通信標準、信息數據標準、價值鏈標準、企業分層標準等。
ISO開始探索新的標準化需求
工業互聯網標準化主要涉及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中的TC184和ISO/IECJTC1兩個技術委員會。其中TC184為工業自動化領域的核心標準化組織之一,在系統集成等方面影響力較大。目前TC184也在積極跟進工業互聯網新的標準化需求,如WG10工作組正在推進服務機器人模塊化、人機協同安全等標準制定。
2014年,ISO/IECJTC1/SWG3規劃特別工作組成立了智能機器專題組,計劃從虛擬個人助理、智能顧問和先進的全球工業系統三個領域開展標準化預研。其中,先進的全球工業系統源于“工業4.0”戰略,目前主要研究對象包括標準化、參考模型以及復雜系統的管理等內容。
IEC成立專門工作組,開展策略研究和標準研制IEC/TC65是國際電工委員會(IEC)下屬的國際標準化委員會,主要負責制定連續和批量控制領域用于工業過程測量和控制的系統和元件方面的國際標準,具有較高的國際影響力。為更有效地對接工業4.0的標準化需求,IEC陸續成立了一系列專門工作組,包括IEC/SMB/SG8工業4.0戰略研究組和IEC/MSB未來工廠白皮書項目組等,開展與智能制造/工業4.0相關的戰略研究、體系構建和技術標準研制,目前尚未有相關成果發布。
我國啟動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工作
為推進我國智能制造標準化工作,2015年2月,在工信部裝備司指導下,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工作組成立。目前工作組已經形成《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征求意見稿)》,并已在工信部相關司局開始意見征求工作?;谠撝改?,智能制造標準立項及研制工作也將啟動。
整體上,工業互聯網標準化還處于剛剛起步階段,標準組織大多采取由上而下的設計方法,將工作重點放在了路線戰略、參考架構、需求用例、測試床等方面,依據情況再開展其他具體的標準化工作,標準化仍然面臨長期的探索研究過程。然而,我們需要看到國際上產業推進態度積極,包括測試床項目等成果迅速擴展。我國應加強與國際對接,加大參與力度,努力掌握主動權和發言權,為我國工業互聯網技術、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