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儀表商情網報道 如果要問過去的一年,中國乃至全球工業領域最熱門的話題是什么?毫無疑問“工業4.0”、工業機器人和工業物聯網是被提及頻率最高的關鍵話題。“工業4.0是人類社會最后一次工業革命”, 中國工信部部長苗圩曾指出。而作為工業4.0發展的主要支撐產業,工業物聯網和工業機器人已經在全球工業領域走入產業化。據統計僅2014年中國國內差不多增加了200多加工業機器人制造廠商,業界普遍認為未來5~10年將會迎來工業機器人的一個爆發期。而工業物聯網同樣開始蓬勃發展,預計未來幾年工業物聯網的整體規模有望一直保持25%以上的年增長率,到2020年工業物聯網規模將突破4500億元。
關于工業4.0這個熱門話題,人們更多地將關注焦點放在了云計算、工業物聯網。無論是工業4.0、工業機器人還是工業物聯網,其核心都是智能制造,實現智能的關鍵將是海量信息的采集,這對數據采集末端的傳感器應用無疑將帶來大量的機會和挑戰。而智能制造將帶來高度自動化,對系統安全和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業電子設備設計中即使像電阻電容這樣的無源器件,都決定了系統穩定可靠性。在2016慕尼黑上海電子展中,我們不妨關注下這些在通向工業4.0的路上可能決定成敗的“細枝末節”。
傳感器末端,打造智能制造的強大觸角
工業4.0的基本前提是共享制造數據,這意味著必須首先收集不斷增長的數據,海量數據來自于傳感器系統數量的爆炸式增長。傳感器在工業自動化領域極為重要,扮演著為物理世界和控制系統提供信息連接的重要角色。據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傳感器在工業領域的應用規模達到143億元,約占傳感器市場規模的15%,隨著智能制造趨勢的深化,這個占比無疑將持續提高,因而本屆慕尼黑上海電子展的傳感器展區備受業界關注,全球傳感器技術大咖云集。

慕尼黑上海電子展的納米材料/傳感器展區部分展商
以全球微機械傳感器(MEMS)市場領導者博世汽車電子半導體和傳感器(慕尼黑上海電子展展位號:E2.2326)為例,其擁有的慣性傳感器、環境傳感器、智能傳感器、聲學傳感器等多類產品將亮相,同時能在工業設計及應用過程中提供傳感器融合軟件以實現產品的最佳應用性能,提供標準操作系統/平臺的完整解決方案。未來傳感器將延伸至物聯網的各個細分領域,博世已經為工業物聯網的發展做好了準備。

MEMS傳感器是傳感器展區的焦點。除了前面提及的博世慣性傳感器等MEMS產品,村田制作所(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展位號:E3.3102)采用三維MEMS技術、帶有堅固性的加速度傳感器、陀螺傳感器和傾角傳感器,在工業領域廣泛應用于工程機械、重型機器、測量儀器、石油和天然氣的開采。隨著今后機械設備的高度自動化,特別是在條件危險不適合人工操作的環境中,此類工業傳感器的需求會進一步增長。此外,作為工業物聯網的關鍵,村田RFID標簽模塊在自動化生產中獲得大量的應用,可以提高維護效率,并且可以用于追蹤、仿造品對策等用途,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客戶采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