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儀表商情網報道 如今的電子產品呈現小型化、輕薄型的特點,對于電路板就提出了更加嚴苛的要求。雖說印刷電子等新興生產工藝技術已經出現,但畢竟距離大規模商用還有比較長的路要走,且主要用途是制造柔性電子部件。走進哪怕是目前代表工業4.0進程最先進水平的西門子安貝格數字化工廠,一臺一臺SMT設備還是會強化我們的認知:這種不斷創新演變的高度復雜機器在智能制造時代仍將統治很長的時間。
產業分析機構MarketsandMarkets的報告指出,全球SMT市場有望到2020年達到47.3億美元的市值,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9.84%。整個設備市場在元器件小型化趨勢的帶動下,需要用到更多的高精度半導體有源器件如電容、二極管等。此外,產品在創新,而用于生產小型化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元器件在增加,這種趨勢有利于SMT設備的市場擴展。

同時,由于小尺寸元器件和光電器件得到廣泛應用,促使電子組裝人員在預期時間內投入更多檢測設備,這將推動2015年至2020年間SMT檢測設備的CAGR值提高至12.76%。另外,報告指出,亞太地區的SMT市場預計2015年到2020年間的CAGR值11%。亞洲是電子制造業最活躍的區域,再加上該區域作為一個能獲得高經濟效益的制造中心,亞洲有望帶動這一帶的SMT市場。
不過正如領先的回流技術領導廠商Heller執行總監Johnny Wu指出的,中國市場的客戶需求日益成熟,在供應鏈上通常會要求反應快,交期短。即使在需求高峰,也要能響應客戶快速交貨的需求。越來越嚴苛的市場將會淘汰體質不良的企業,對電子業來說也未嘗不是件好事。

Heller執行總監Johnny Wu
“現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電子產品需求總數量將會繼續提升,只是激烈競爭的結果會讓更多的產品制造集中到少數的優質客戶當中,也就是說,整體的經濟環境不好必將導致競爭更加激烈。但只要全心全意做好自己的產品和服務,這樣的經濟環境相反是占有市場的大好時機”,富士機械制造株式會社全資子公司富社(上海)商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建偉也持有同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