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儀表商情網 焦點新聞】3月3日,2016全國兩會正式拉開帷幕。關于檢測領域的提案層出不窮,國政協委員劉焱建議建立幼兒玩教具安全責任回溯機制;劉昕在兩會提出將抗生素污染物列入環境監測檢測范圍;國家衛計委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馬旭提出免費提供新生兒篩查救治項目……儀器儀表商情網為大家梳理了兩會提案、議案的檢測相關消息,趕緊來瞧瞧兩會委員代表們都說了什么。
全國政協委員劉焱:建議建立幼兒玩教具安全責任回溯機制
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系教授劉焱提出,應當在招投標環節就把住玩教具質量安全關,不讓有安全隱患的劣質玩教具進入幼兒園。對玩教具招投標加強監管,采購中要注重質量,盡可能引入評估機制,并建立安全責任回溯機制,加強監督。劉焱認為,今后應當同時追究生產者和購買者的責任。誰生產誰負責,誰采購誰負責,既可以避免玩教具招投標過程中的貪腐問題,又可以從源頭上堵住劣質玩教具進入幼兒園。
為保證玩教具安全,劉焱建議,要改變當前玩教具招投標中重價格不重質量的傾向。同時,要讓權威的第三方認證介入,對企業嚴格考察和監管。劉焱還建議,讓幼兒園園長直接參與玩教具招投標,“體現需方的真實需求,這樣才能避免資金浪費和劣質產品充斥。”
劉昕在兩會提出:將抗生素污染物列入環境監測檢測范圍
抗生素的濫用是一個世界性問題,但在我國更為嚴重。2013年的統計表明,我國抗生素年使用量達16.2萬噸,約占世界總用量的一半,其中52%為獸用。在畜禽養殖業中,約85%以上抗生素藥物未被代謝而是直接排放至環境中。據估算,我國每年畜禽糞便排泄物排放量高達45億噸。將生命與食物品質科學、微生物制藥工程、功能食品及生物資源工程作為研究方向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山大學食品與健康工程研究院院長劉昕,連續幾年的提案均圍繞抗生素污染而展開。今年全國兩會上,“抗生素污染物”再次被劉昕關注。劉昕強調,抗生素抗性基因對環境生態和人類健康危害被列為21世紀威脅人類健康的最重大挑戰之一。抗生素抗性基因在環境中可持久性殘留、遷移,并可通過基因水平轉移在菌群間傳播,誘導耐藥菌株產生,對環境生態和人類健康的危害遠大于抗生素殘留。
國家衛計委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馬旭:免費提供新生兒篩查救治項目
“目前,我國1000名兒童約對應0.4名兒科醫生;病患中兒童占兩成,兒童用藥卻僅占一成。”國家衛計委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馬旭代表對兒童衛生數據爛熟于胸,他建議加快完善配套政策,促進“全面二孩”政策盡快落地。
馬旭說,中國現有9000萬對育齡夫婦符合全面放開二孩生育條件。預計全面放開后,每年將為此新增250萬新生兒。一般來說,1000名兒童對應2至3名兒科醫生符合健康標準,而目前中國僅為0.4名,兒科醫生短缺難題亟待解決。他建議,加大兒科醫生培養力度,提高待遇,并盡快建立兒科分級診療體系。
馬旭說,“全面二孩”放開后,預計高齡產婦將占60%,新生兒健康問題將更加突出。目前我國新生兒缺陷率為5.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他建議,從備孕到產前保健再到新生兒出生的過程中,國家應建立免費制度,免費提供新生兒篩查、救治等項目,通過國家買單,消除公眾生育二孩的后顧之憂。
馬旭認為,女性生育二胎最大的顧慮在于,在孩子三歲前要花大量時間和精力來帶孩子,使她們的就業難度大幅增加。據他介紹,國外托幼機構比較健全,媽媽生完孩子后可以很快投入工作,目前國內這方面條件還比較缺乏。建議以政府公辦和社會力量相結合的方式,設立針對0至3歲兒童的托幼機構,緩解媽媽們帶孩子的沉重負擔。